丘逢甲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 满城歇风雨,重九天犹阴。 秋阴亦复佳,胜约行相寻。 平畴极城西,凉意生秋襟。 双桥艾坝窄,一径松坪深。 凄凉铁耕楼,无复诗老吟。 沿溪且北溯,残叶秋飘金。 林香醉人魂,潭影清人心。 注释:1.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这天游览长潭时所见的景色和感受。2. 诗句中的“重九日游长潭六首”指的是题目中的这六首诗歌,每首都是对重阳节游览长潭的感受和景物的描述。3.
【注释】 1. 英雄:这里指有才能和胆识的人。 2. 退步:退缩,后退。 3. 神仙:道家称修炼有成就者为仙,这里泛指仙人,即得道的长生不死者。 4. 火气:怒气、急躁之气。 5. 道德编:儒家学说,即儒家经典。 6. 雠头:仇敌。 7. 雠(chóu)头斩尽:指杀尽所有的仇敌。 8. 仇家:仇人、敌人。 9. 雠头斩尽再升天:杀了所有仇敌之后,又可以重新回到天上。仇头指的是仇敌之头的代称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 积水潭益深,积石山弥尊。 山石瞰潭水,一一生秋痕。 或翁晒鱼网,或媪负幼孙。 或为仙人驱,桥址留三分。 注释:积水潭越来越深,积石山更加崇高尊贵。 山石俯瞰着潭水,每一块石头都刻着秋天的痕迹。 有的老人晒鱼网,有的妇女背着年幼的孙子。 有的人是神仙驱使的,桥址还留存了三分之地。 残破的梳子碎裂成了无数的牙齿,古时候的宫殿敞开着两扇大门。 这些都是上天赐予的精华,而且还是云的根源
离台诗六首 虎韬豹略且收藏,休说承明执戟郎。至竟虬髯成底事,宫中一炬类咸阳? 这首诗通过引用古代典故和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丘逢甲作为清朝末年的文人,他的诗作常常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深刻的历史感。在这首诗中,“虎韬豹略”一词出自《六韬》《三略》等兵书,象征着高超的军事策略和智谋才能。丘逢甲借用这一典故表达自己虽然有治国安邦的远大志向和卓越才干,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赏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读懂诗词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手法技巧、表达效果、思想情感等进行分析,同时注意把握关键词语的含意和作用。 “离台诗六首”中“乱世团圆骨肉难”,意思是:在国家动乱时,亲人不能团聚在一起,骨肉之情难以维系,这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状况的一种概括。 “弟兄离别正心酸”,意思是:兄弟二人分别时十分伤心。 “奉亲且作渔樵隐”
【诗句】 1. 有客自美洲归,作仗剑东归图,为题卷端其二 注释:有个客人从美洲回来,他画了一幅仗剑东归的画,并把这幅画命名为《东归图》。 2. 梦绕落机天外峰,归舟一去万云重。 注释:梦境中我仿佛回到了天上的高峰,但当我踏上归途时,只见一片万重的云雾。 3. 西风磨剑海水绿,旷代人豪思阁龙。 注释:西风吹动着我手中的剑,海水呈现出一片绿色,一个旷世的人豪才思如龙。 【赏析】
【注释】 题墨梅:以墨画的梅花。 扫尽凡花是北风,孤芳原不与凡同:扫尽了世俗的花,就是北风;一枝独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是梅花的特点。 任他众鸟欣相托,自放寒花向雪中:任凭众鸟相依偎、寄托于我,而我要独自向冰雪中开放,傲视群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题墨梅花来抒发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气节。首联写梅花的傲骨,二联写梅花的独立,三联写梅花的清高,四联写梅花的品质,五联写梅花的高洁。
``` 离台诗六首 卷土重来未可知,江山亦要伟人持。 成名竖子知多少,海上谁来建义旗? 注释: 1. 卷土重来未可知:比喻再次崛起或复兴的机会不确定。 2. 江山亦要伟人持:指国家的繁荣和稳定需要伟大人物的引导和支持。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之情。 从此中原恐陆沈:从此以后,中原地区恐怕会沉没。陆沈,意为沉没。 东周积弱又于今:东周时期已经国力衰弱,如今这种状况依然存在。东周,指周朝的东迁后的诸侯国。 入山冷眼观时局:我带着一颗冷静的心来观察当前的形势。入山,指隐居。冷眼,即冷静的眼光。 荆棘铜驼感慨深:满目疮痍的景象让人感慨万分。荆棘,形容战乱之后荒凉破败的景象。铜驼,洛阳城的神兽
题墨梅 天寒岁暮漫神伤,天地心终复见阳。 留得梅花风格在,空山洒墨作寒香。 注释: 1. 天寒岁暮漫神伤:天气寒冷,时间已经接近年末,让人感到深深的忧伤。 2. 天地心终复见阳:经过长时间的寒冷,最终天地之心再次显现出阳光。 3. 留得梅花风格在:保留了梅花的风格和特点。 4. 空山洒墨作寒香:在空寂的山中洒下墨水,创造出一股寒冷而清新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冬日梅花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