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此题要求考生对每句诗进行解释,并注意注释的提示。“重九日游长潭六首”是第一首;接着是第二首,然后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首。 【答案】 译文:登上高高的台子也登不上,有座道观在山中。不知什么缘故,道士们纷纷赶来。上边崖高百尺,下面潭深千尺,同行者都感到疲劳不堪
【解析】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是一组五言律诗,内容是写重阳节时作者在长潭游览的情景。重阳即重九,为一年中秋季最盛大的节日,民间有登高望远、插茱萸等习俗。此诗作于重阳节。 (1) 流水渺然去,陆来乃舟归。(注释:水波浩渺地流走了;从陆地上乘船返回来。) 译文:水面上水波浩渺地流走,我乘着船从陆地上归来。 赏析:此联写诗人在湖上泛舟,由水上而陆上,写出游踪。“渺然”,形容水流浩渺
诗句翻译:昔者陶靖节,为文工寓言。 译文与赏析: 这句诗的翻译是:“曾经陶渊明,写文章擅长寓意。”陶渊明,即陶潜,是中国东晋至南朝宋初期的伟大诗人、文学家和哲学家,以田园诗而闻名于世。这里的“寓言”指的是诗歌中隐含的深刻道理或寓意,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注释解释: - 陶渊明(365年—427年),别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译文】 不能成阵声张,男子汉生当万羊之膳,手扶鳌极平龙战。 嗷嗷四海安厥生,弓矢藏于匣中笑赴头鹅宴。 【注释】 ①放生:指放飞、释放被囚禁或捕捉的动物。鹅:《庄子·秋水》:“鲁哀公与柳下惠谈及鲲鹏之变,鲲鹏之大。”鲲为大鱼,鹏为神鸟。这里泛指大动物。 ②不能成阵:指无法形成战斗阵容。军声张:指战争的喧嚣和嘈杂。 ③鳌极:传说中的巨兽,形状似龟。这里比喻帝王。 ④万羊之膳:古代天子食量极大
诗句翻译: - 清辰采菊东山阳,紫茎绿叶垂幽芳。世人贵薏贱真菊,弃置在野容堪伤。 - 清晨时分我在东山采菊花,紫色的茎叶下垂散发着淡淡的芳香。世俗之人只看重那些看似更美的假菊,却将真正的菊花抛弃,让它们孤独地生长在野外。 - 萧敷艾荣苦迫压,谁复过问荒丘旁?秋霜杀物百卉死,若抱晚节天为彰。 - 萧瑟的风中,艾草和菊花都受到了压迫和逼迫。谁会再去关注这些在荒野中的菊花呢?当秋季的霜降临时
【注释】: 繄余昔龆龀,嬉戏慈母旁。 开园种秋菊,寒花映书堂。 殷勤慈母心,采菊缝枕囊。 祝儿蠲宿疴,祝儿好容光。 垂垂手中线,宛宛生清香。 人生嬉戏时,此境安可常! 堂北萱草花,萎谢惊秋霜。 峨峨大宛山,阡表齐泷冈。 前年菊花时,登高作重阳。 墓门一瞻拜,宰木寒烟苍。 去年菊花时,奔走为戎装。 枕戈待旦心,力筹保鲲洋。 今年菊花时,故园成战场。 不及哭墓行,寸草心徒伤。 空山此高卧,哀泪沾秋裳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诗句如下: 英雄困厄竖子贵,丈夫灭尽须眉气。 钟生乃独以髯豪,况复奋髯敢论事。 少年浩歌苍梧怨,地老天荒写幽恨。 掉头不住出国门,濩落故山髯尚健。 髯参不为为髯仙,沧桑转眼年复年。 金丹未成髯已戟,儿女牵挽难登天。 掀髯大笑世人惑,流传髯论极豪墨。 髯乎其善保此髯,勿与纤儿争白黑。 世间不见虬髯公,扶馀坐失无英雄。 超伦轶群有髯在,令我神往沧溟东
译文: 送别谢四之桃源, 谢子患难之友,行义侔古贤。 同浮海归,买山无钱, 云有桃源居,先世曾垦田。 今晨暂辞我,借得渔人船。 翘首眺八极,满目多风烟。 但求避世地,宁希拔宅仙。 君随桃花水,或得古洞天。 仙人多贤达,当与君周旋。 径将今世人,置之太古前。 莫便不归来,令我思渺然。 注释: 1. 谢子:指诗人的朋友谢四。 2. 行义:行为和道义。 3. 侔:相等,相当。 4. 浮海同归来
【注释】: 1)长潭:即长潭,在今江西九江市南。2)峡口:指江中的峡谷入口。3)滩头:指山间的溪流出口处的险滩。4)樵风:指砍柴人吹动的风。5)潭云有卷时,潭水无时已:意为“潭水有时平静如镜,有时汹涌澎湃”。6)龙所宫:指龙潜藏之所。7)秋霖(lín):秋日久雨。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描写了作者游览长潭时所见景色及感受。全诗以游兴大发、畅神快意为主旨,写景抒情,生动传神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 岩翠冷欲滴,泉飞破秋烟。 中有碧血痕,终古长涓涓。 九州已无池,一线犹有天。 炼石思补之,天乎俄已颠。 注释: - 岩翠:指山中的岩石和翠绿的树。 - 冷欲滴:形容水珠像冰一样寒冷,仿佛要滴下来。 - 泉飞:泉水飞溅,形容水流湍急。 - 碧血痕:指山中流淌的水带有红色的痕迹,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如火山爆发)形成的。 - 终古长涓涓:表示这种水流从古至今一直流淌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