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
王姑庵绝句十六首 其四 汴城宫殿郁嵯峨,已逐禅心委逝波。 若化冤禽号朱鸟,不填沧海定填河。 注释: 1. 汴城宫殿:指古代汴京的宏伟宫殿建筑。 2. 郁嵯峨: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 3. 已逐禅心:已经随顺禅宗之心。 4. 委逝波:随逝水而去(喻意超脱世俗)。 5. 若化冤禽:如同变成一只被冤枉的鸟。 6. 号朱鸟:这里用“朱鸟”指代凤凰,象征吉祥和美好。 7. 不填沧海:不会填入大海。
【注释】 王姑庵:即王时敏,字逊之,号初原、烟波钓徒、姑庵等,江苏太仓人。清中期诗人。有《秋雨堂诗集》、《秋雨堂尺牍》等。绝句十六首:诗题下原注:“戊戌,作此诗。”西风梧落梵宫秋:秋风扫过梧桐落叶满地,梵宇(佛寺)在秋天里更显得萧瑟凄凉。粉侯:指唐朝名相姚崇。唐玄宗时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兼紫微黄门侍郎(掌宫内禁),因官居要职而被称为“姚紫阳”,后以“粉侯”称颂其人。西风:秋风。梧桐:落叶树
诗句原文: 芳心飘泊总思明,日曜亲书作法名。 帝牒不如僧牒永,女墙残照下钟声。 译文: 她的内心总是充满思念,就像飘泊不定的花一样。 在阳光的照耀下,她亲手书写着法号,以追求心灵的宁静。 皇帝的文书比不上僧人的经书流传久远。 夕阳映照在城墙上,钟声在远处回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和她的修行经历。诗中的“芳心飘泊总思明”表达了女子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注释: 莽莽边尘暗海南,中宵倚剑对横参。:边塞的尘土昏暗了南海的天际,深夜时分我独自倚剑对望银河横贯的参宿。 不如竟作罗浮隐,翠羽梅花客梦酣:为什么不索性隐居到罗浮山去呢?那里有翠羽般的梅树和盛开的梅花,正是我的梦中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乙未年(光绪二十三年)写的题咏梅花的诗。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一幅幽静、清丽的夜景,表达了自己渴望超脱世俗纷扰,寄情于自然山水之中的愿望。
【注释】鳞鬣:动物的鳞片和羽毛。已觉:已经感到。干霄势崛奇:直入云天之势。只恐:恐怕。庭阶:庭院台阶。万山风雨化龙时:比喻大变革的时代。 译文:刚出树林的小松,枝干参差错杂,直入云天,显得非常奇特。我恐怕在庭院台阶上,它留不住,因为那时正是万山风雨化龙的时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小松刚出林就显示出不同凡响的风神,其枝干参差错落,直入云天。“已觉”二句是说这小松虽然刚出林,但已直入云天,势不可挡
【注释】 戊戌: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王姑庵:指诗人的住所。故国:故乡。丹青:古代绘画的两种颜料,青是青色,朱是红色,故合称“丹青”。天人:指神话中的人物,如嫦娥、玉皇等。梵容:梵文的面容,指佛教中的佛像。 【赏析】 此诗为《王姑庵绝句十六首》之九。全诗前四句写景抒情,后两句议论抒情。 诗的首联“故国敲残梦里钟,黄河流恨走开封”,以梦醒后的钟声和流不尽的河水来表现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注释:禅房中春天寒冷,佛灯闪烁微弱。玉树枝叶金枝花事都已成过去。深夜听到杜鹃声停止梵诵,泪水溅湿了水田衣。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房春夜的画面。诗人以“禅房”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他看着曾经盛开的玉叶金枝现在已凋零,心中涌起一股失落之情。然而,这种失落并未让他沉沦,反而使他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他听到了深夜里的鹃声
【注释】 (1)银花:指月光。 (2)宝树:指树木。 (3)重重:重叠的样子,形容树枝茂密繁盛。 (4)别样浓:特别浓郁。 (5)歌管:唱歌奏乐。 (6)珠帘:用珍珠缀饰的帘子。 【赏析】 潮州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处岭南,与闽、赣交界,为广东通衢之地,自古交通发达,经济繁荣。此诗写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是诗人客居潮州的一首咏物抒情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银花”
劫馀龙种少生存,龙种:指帝王的后代。“劫馀”是佛教语,指世界经历的浩劫。这里比喻王朝已衰败。 云护孤雌入梵门:梵门:梵,佛教语,意为佛寺。“梵门”即佛寺。“护孤雌”是指保护着一只雌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这乱世中,龙的子孙稀少了。而那只被云朵保护的小鸟进入了佛门,得到了佛法的保护。 毕竟千金凭佛保,千金:指代公主。佛保:即佛的保护。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最终这只小鸟凭借佛的力量得以保全
诗句:瘦石零花半塔欹,萧条香蜕葬江湄。 译文: 在王姑庵的一隅,有一座古老的石塔微微倾倒,周围散落着零落的花瓣。这些美丽的花朵曾经是那位官员的葬礼之用,而现在它们静静地躺在江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哀伤的画面,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悼。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以及个人情感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微妙联系。整体上,诗作不仅捕捉了一个历史时刻的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