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方
莫羡白头翁出自《遣兴》,莫羡白头翁的作者是:李敬方。 莫羡白头翁是唐代诗人李敬方的作品,风格是:诗。 莫羡白头翁的释义是:勿羡慕白发老翁。 莫羡白头翁是唐代诗人李敬方的作品,风格是:诗。 莫羡白头翁的拼音读音是:mò xiàn bái tóu wēng。 莫羡白头翁是《遣兴》的第2句。 莫羡白头翁的上半句是:果窥丹灶鹤。 莫羡白头翁的下半句是: 日月仙壶外。 莫羡白头翁的全句是:果窥丹灶鹤
果窥丹灶鹤出自《遣兴》,果窥丹灶鹤的作者是:李敬方。 果窥丹灶鹤是唐代诗人李敬方的作品,风格是:诗。 果窥丹灶鹤的释义是:果窥丹灶鹤:指通过炼丹的道士窥视到丹灶中的鹤,意指通过修炼可以窥见仙道或得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果窥丹灶鹤是唐代诗人李敬方的作品,风格是:诗。 果窥丹灶鹤的拼音读音是:guǒ kuī dān zào hè。 果窥丹灶鹤是《遣兴》的第1句。 果窥丹灶鹤的下半句是:莫羡白头翁。
解析 1. 诗句解读: - 天姥三重岭:描述“天姥山”有三重高耸的山岭,强调其壮观。 - 危途绕峻溪:形容道路艰难险峻,环绕着危险的山路和湍急的溪流。 - 水喧无昼夜:水流声大得仿佛连日夜也掩盖了,形容声音之大,难以分辨白天黑夜。 - 云暗失东西:天空中的云雾遮蔽了视线,让方向感变得模糊不清。 - 问路音难辨:询问路标或向导的声音听不清楚,表达在恶劣环境中寻找出路的困难。 - 通樵迹易迷
【注释】 小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西南。《一统志》载:“华山,一名小华山。”《三秦记》:“华山下有鱼符池。”鱼符,即鱼符池。鱼符,古代的一种符契,因形状似鱼而得名。这里借指官职,即官印或印章。罢,停止。松关,即松林关,在今陕西华阴县西北。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句写华山之峰犹如莲花;次句写华山之峰犹如莲花的瓣儿;第三句写何时才能停止对鱼符的追逐?末句写鱼符被收回后,松树林关也隐藏了
【题黄山汤院】 气燠胜重茧,风和敌一尊。 适来还蹭蹬,复出又攀援。 形秽欣除垢,神嚣喜破昏。 明夷徵立象,既济感文言。 已阂眠沙麂,仍妨卧石猿。 香驱蒸雾起,烟霿湿云屯。 破险更祠宇,凭高易庙垣。 旧基绝仄足,新搆忽行鹓。 胜地非无栋,征途遽改辕。 贪程归路远,折政讼庭繁。 兴往留年月,诗成遗子孙。 已镌东壁石,名姓寄无垠。 【注释】 1. 气暖比重茧:比喻山里天气闷热得就像被厚厚的棉布裹着一样
太和公主还宫 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胡笳悲蔡琰,汉使泣明妃。金殿更戎幄,青祛换毳衣。登车随伴仗,谒庙入中闱。汤沐疏封在,关山故梦非。笑看鸿北向,休咏鹊南飞。宫髻怜新样,庭柯想旧围。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凤去楼扃夜,鸾孤匣掩辉。应怜禁园柳,相见倍依依。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太和公主的返回宫廷的情景。她从战争归来,经历了艰辛,但最终回到了她的家园。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句: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1. 诗句释义: - “汴水通淮利最多”中,“汴水”指的是流经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的黄河支流汴河;“通淮”则表示这条河流沟通了淮河,使得南北之间的交通更为便利。这句话意味着汴河在连接南方与北方、沟通江淮之间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开通带来了极大的利益。 - “生人为害亦相和”表达了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这里,“生人”指代的是普通百姓
【释义】 闻高侍御:指诗人听说了朝廷任命的官员。西京:京城长安,这里指代皇帝所在的都城长安。院长:官名,主管书院的长官。直气:正直的气节。我徒:我的同类。走马:骑马奔驰。边备:边疆防备。飞声:声望。庙谟:指国家大事。身没:死后。无事多符:没有什么事情。寂寞他年:指将来没有人知道。编野史:编写民间史志。无:没有。 【注释】 ①闻高侍御:听说有朝廷委派的官职任命。闻:听到。②西京高院长:西京长安
题黄山汤院 楚镇惟黄岫,灵泉浴圣源。 煎熬何处所,炉炭孰司存。 沙暖泉长拂,霜笼水更温。 不疏还自决,虽挠未尝浑。 地启岩为洞,天开石作盆。 常留今日色,不减故年痕。 阴焰潜生海,阳光暗烛坤。 定应邻火宅,非独过焦原。 龙讶经冬润,莺疑满谷暄。 善烹寒食茗,能变早春园。 及物功何大,随流道益尊。 洁斋齐物主,疗病夺医门。 外秘千峰秀,旁通百潦奔。 禅家休问疾,骚客罢招魂。 卧理黔川守,分忧汉主恩
遣兴 果窥丹灶鹤,莫羡白头翁。 日月仙壶外,筋骸药臼中。 云归无定所,鸟迹不留空。 何必劳方寸,岖岐问远公。 注释: 1. 果窥丹灶鹤:果然看到丹炉旁的鹤。 2. 莫羡白头翁:不要羡慕白头的老翁。 3. 日月仙壶外:太阳和月亮都在外面。 4. 筋骸药臼中:筋骨在药臼里。 5. 云归无定所:云彩没有固定的地方。 6. 鸟迹不留空:鸟儿的足迹不会留下痕迹。 7. 何必劳方寸:何必要劳烦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