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寄博士萧徵君维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秦中幽胜地,乃在终南山。” 注释:秦中,指秦朝时期。幽胜地,意为风景优美、幽静的地方。终南山,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南面,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秦中地区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第二句:“盘石负磊磊,清泉散潺潺。” 注释:盘石,指形状如盘的石头。负磊磊,意为石头上覆盖着层层岩石。清泉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意和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最后写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这首诗写于作者隐居期间,用韵回答李肃政承之的问话。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希望与友人保持联系的愿望。 “隩室惊岁暮”意思是:我的居室在幽深的地方突然传来了岁末的消息,感到惊异。“隩室”,指僻静之处,暗喻诗人居所。“惊”是“惊诧
十年皇华使,咨度愧清帙。 承命甫为郡,虑无理人术。 简书剧沈迷,将迎靡虚日。 星言入公府,短发不遑栉。 首夏气清淑,鸟鸣庭树密。 疏箔悬永昼,南风泛瑶瑟。 退食方息偃,卒史已盈室。 孤臣偶纡组,岂不怀旷佚。 赖有同心人,魁然位丞弼。 昭昭麟凤瑞,浑浑金玉质。 华缄偎称题,高谊寡俦匹。 矢心报知己,言语讵能毕。 河流衍洪源,嵩高屹青出。 期公山水间,千秋恒若一。 诗句释义: 1. 十年皇华使
【解析】 本诗为题画诗。诗人在歙郡的“高斋”(高堂)登高凭窗,眺望窗外的山野景色,并赋诗以咏之。 第一联:登上高楼,远望四周,只见层层叠叠的楼阁亭榭,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这两句是写远景。 第二联:偶然来到这个州府,可以和静居的人一起游览。这两句是写近景,与第一联相呼应。 第三联:这里百姓仍然保持着楚国、越国的风俗,人们住在城里面。这一句描写了歙州的民俗特色。 第四联:城中有树林,郊外有山丘
【注释】 ①何氏:指何逊。②无悰:没有乐趣。③抚节:抚摸琴弦,表示哀伤。④休告:休息告别。⑤婴物务:被世事牵累。⑥幽人:隐士。⑦萧散:悠闲自在。⑧寒郊:寒冷的郊外。联骑:并马。出:出行。⑨延驻:延长停留。⑩山家:山野人家。可即:可以接近。鸡犬:家禽家畜。烟雾:雾气。⑪轩敞:宽敞明亮。⑫盘互:交错重叠。⑬主人:山中主人。⑭雅素:高雅简朴。⑮浊醪:浊酒。⑯鲜:多。⑰穷胜践:穷尽名胜之地。⑱政:只
【注释】 萧萧(xiāo xiāo ):马叫声。 冽冽(liè liè ):寒风呼啸声。 闻君远行迈:听说您要远去赴任。 执法西南夷:治理西南夷。 六诏:指唐代的六种少数民族首领,即蒙舍诏、越析诏、浪穹诏、施蛮诏、磨弥诏和罗伽诏,因皆在云南境内,故称云南为“西南夷”。 有唐亦羁縻:唐朝对西南各族也用笼络政策。 今虽郡县置:现在虽然设有郡县。 绥怀不在兹:安抚之心不在这个地方。 物产富金具
行农洛西题王居仁山堂春晓 幽人持所见,旷然捐世故。 岂薄轩冕荣,正有林壑趣。 兴居惟自适,早晏常暇豫。 草芳泽气春,鸟鸣岚光曙。 岩花抗韶容,溪云澹吾虑。 图史敦宿好,朋游非外慕。 招邀具鸡黍,笑言在农务。 我来忝符竹,行田课耕助。 抚卷怀清风,长吟山郭暮。 诗句解析: - 幽人持所见,旷然捐世故:描述了一个隐逸之人,持有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放下世俗的纷扰。 - 岂薄轩冕荣,正有林壑趣
载酒访王敬仲昆季登楼赋诗得见字城南有幽人,旬浃不获见。 【注释】旬:十天。浃:满。旬浃不获见:十天来都见不到他。 【赏析】此句写诗人对王敬仲的渴望和相思之情。 驾言写我忧,况怀青云彦。 【注释】驾言:驾车而去。况怀:更何况。青云彦:青云之志士。 【赏析】此句写诗人因见不到朋友而抒发忧愁之情。 寒潭照林庐,高楼俯郊甸。 【注释】寒潭:指深秋的水潭。林庐:树林里的小屋。郊甸:郊外平原。
席上答周饶州 美人如修竹,日暮何娟娟。美人如野鹤,所贵非乘轩。 远游岂不佳,缁衣为谁贤。相别亦云久,相看已苍然。 襟韵尚豪爽,尊俎重留连。追忆平生欢,见赠长者言。 铿鍧咸池奏,溔渺渤澥渊。我无英琼瑶,持以赠君筵。 为君赋《淇隩》,为君歌芝田。 【注释】: 1. 修竹:修长的竹子。 2. 所贵:值得看重。 3. 缁衣:黑色衣服。 4. 沧然:形容容颜衰老。 5.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此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逐一分析。首先,注意对全诗进行理解,把握其意思;其次,要逐句翻译诗句,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现原意;最后,在此基础上作答。本诗共有八句,每一句的译文都要与原句一一对应,不可随意增删或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