隩室惊岁暮,半菽供朝餐。
忽闻农父言,东田出游观。
兀兀遵微行,陨箨探茅菅。
霜风亦云厉,松柏那可干。
胜寄动暌阔,幽素劳音翰。
如何烟霞姿,乃在原隰间。
丛词构前驱,一笑开襟颜。
岂不怀简书,悠然有馀闲。
衡门可栖迟,濡辔聊盘桓。
明晨下岩崿,相望邈河关。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意和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最后写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这首诗写于作者隐居期间,用韵回答李肃政承之的问话。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希望与友人保持联系的愿望。
“隩室惊岁暮”意思是:我的居室在幽深的地方突然传来了岁末的消息,感到惊异。“隩室”,指僻静之处,暗喻诗人居所。“惊”是“惊诧、惊讶”的意思。“岁暮”指年终,这里代指年尾。
“半菽供朝餐”意思是:我吃的是粗粮,每天只能供应一顿粗饭。“半菽”是“豆子”的古称。“朝餐”指早晨的饭菜。“朝餐”指早晨吃的饭。
“忽闻农父言”意思是:忽然听到农民说:“我东田去游玩”。这句诗的意思是:忽然听到农民说:“我到东田去游玩”。
“兀兀遵微行”意思是:我漫无目的地闲逛着。“兀兀”,闲散的样子。“遵”,循着,沿着。“微行”是“微服出行”,“微服”是古代帝王出外巡视时穿的便服。
“陨箨探茅菅”意思是:我拿着干枯的竹筒,寻找那些没有长成的茅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拿着干枯的竹筒,探寻那没有长成的茅草。
“霜风亦云厉”意思是:寒风也在吹得特别猛烈。“霜风”,即冷风,也指严冬的大风。“云”,作动词用,有像似之意。
“松柏那可干”意思是:连松树和柏树都经受不住啊!“那可”,岂有此理,哪里能如此。“干”是“凋谢”“枯死”的意思。
“胜寄动暌阔”意思是:最好的朋友不能经常相见。“胜”是“最好的”、“最亲的”。
“幽素劳音翰”意思是:我常常思念你啊!“幽素”是“幽思、幽忧”的意思。“翰”是“书信、信札”的意思。
“如何烟霞姿”,意思是:你那如烟如霞的姿态,又在哪里呢?
“乃在原隰间”意思是:原来你那如烟如霞的姿色,现在却在山野之中。“乃”,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怎么”。
“丛词构前驱”意思是:我写了很多诗句来表达对你的思念。
“一笑开襟颜”,意思是:你笑了以后,我的心里也很高兴。“襟”,衣襟。“开襟颜”是说开怀大笑。
“岂不怀简书,悠然有馀闲”意思是:难道我不想念你的书信吗?我是多么自在悠闲啊!“简”,书信的简称。“悠然”,形容轻松自在的样子。
【答案】
(译文):
我居住在偏僻的小屋中突然传来了年尾的消息,感到很惊讶。吃的全是粗粮,每天只吃一顿饭。
忽然听到农民说:“我到东田去游玩”。漫无目的地闲逛着。拿着干枯的竹筒,寻找那没有长成的茅草。寒风也在吹得特别猛烈。连松树和柏树都经受不住啊!最好的朋友不能经常相见。我常常思念你啊!
我写了很多诗句来表达对你的思念。我多么自在而悠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