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得华构,燕坐临此州。
偶来税尘鞅,得与静者游。
氓俗仍楚越,城居带林丘。
川明云物闲,风喧鸟声幽。
群峰举自献,春溪亦争流。
馀花殿芳序,春苗绿平畴。
临觞讵能饮,对时思悠悠。
将指访凋瘵,摩抚庶有瘳。
旷职固所虞,永日聊淹留。
【解析】
本诗为题画诗。诗人在歙郡的“高斋”(高堂)登高凭窗,眺望窗外的山野景色,并赋诗以咏之。
第一联:登上高楼,远望四周,只见层层叠叠的楼阁亭榭,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这两句是写远景。
第二联:偶然来到这个州府,可以和静居的人一起游览。这两句是写近景,与第一联相呼应。
第三联:这里百姓仍然保持着楚国、越国的风俗,人们住在城里面。这一句描写了歙州的民俗特色。
第四联:城中有树林,郊外有山丘。这两句描绘出了歙州的自然环境。
第五联:春天的溪水明净,云气闲逸,鸟声幽咽。这两句描绘出春天的美好景色。
第六联:群山像向人们敬献,春水也争相流去。这两句描绘出群山春水的生机勃勃。
第七联:残花点缀着芬芳的次序,春苗绿意盎然。这两句描绘出春日里万物复苏的景象。
第八联:面对酒杯,我怎能饮酒?面对春天,思绪飘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第九联:将要去拜访那凋零破败的地方,抚摩抚摩希望有所帮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歙州的关心之情。
第十联:长期旷职固然令人担心,但终日留在这里也是值得的。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对政务的担忧之情。
【答案】
①“春晚”二字总领全篇,写出了时间上是暮春时节,地点是歙州高斋。②“凭高得华构”“燕坐临此州”两句写登上高阁,俯瞰四野,视野开阔,胸襟开朗。③“偶来税尘鞅”两句写偶然来到歙州,与当地人士交往。④“氓俗仍楚越”两句写这里的百姓仍保持着楚地、越国的传统习俗。⑤“城居带林丘”两句写城居,有山环抱,树木葱郁。⑥“川明云物闲”两句写春天的溪流,清澈见底,云彩闲逸。⑦“风喧鸟声幽”两句写春天的鸟鸣声悠扬婉转,使人心旷神怡。⑧“群峰举自献”两句写群山像向人们敬献。⑨“春溪亦争流”两句写春水争先恐后地向下游奔淌。⑩“馀花殿芳序”两句写花儿盛开,香气四溢,点缀着芬芳的序曲。⑪“馀花殿芳序”两句与首联照应,写诗人登高凭栏时,眼前的景色如诗如画。⑫“临觞讵能饮”两句与首联照应,表现他面对美景佳酿,却无法尽情陶醉。⑬“对时思悠悠”与首联照应,表明自己身处如此美好的地方,却不能忘怀世事。⑭“将指访凋瘵”两句写诗人将要前往拜访那些遭受苦难的地方。⑮“摩抚庶有瘳”两句写诗人希望通过慰问,能使这些地方得以恢复元气。⑯“旷职固所虞”一句点出诗人虽然暂时留在歙州,但是心系国家大事,不能安于现状。⑰“永日聊淹留”一句写诗人虽然暂时留在歙州,但是却无心政务,只是消磨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