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敞
杂诗二十二首(节选) 大火序炎夏,盛阳剧炮燔。 空桐疾风来,书景中变寒。 皇天自平分,四气尚相干。 凉燠异朝夕,万事谁独坚。 宛彼风中箨,众芳自此残。 至理冥变化,履霜用为叹。 注释: 1. “大火”:古人将太阳运行的轨道分为十二个部分,每部分对应一个节气,称为“大”,因此夏天是“大火”。这里指的是夏季。 2. “盛阳”:强烈的阳光。 3. “剧炮燔”:激烈地燃烧。 4. “空桐”:一种树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共有二十四句。全诗通过描绘云、雷霆、日月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悠悠浮空云:这两句诗描绘了云朵在天空中飘动的景象,给人以轻盈、自由的感觉。悠悠,形容云朵缓缓地移动;浮空,指它们漂浮在空中。 明晖何倏忽:这句诗表达了光明迅速消失的感觉。明晖,指阳光或明亮的事物;倏忽,意为瞬间。诗人用“何倏忽”表达了光明的短暂和易逝,强调了世事的无常。
【注释】 1. 杂诗:指《古诗源》中非正体、非正声的诗歌。杂,混杂。 2. 勿:不要的意思。 3. 隋侯珠:相传春秋时,吴人申叔仪得到一颗大蚌,剖开后有明珠在,献给楚王,楚王以为天下美宝,遂以千金求之。后因以“隋侯珠”比喻稀世之宝。 4. 弹雀:比喻用小恩小惠来笼络人心。 5. 昏夜中:比喻黑暗的势力。 6. 大贤恶(wū)皦皦:大贤者不显露锋芒,像玉一样洁白。 7. 明若蒙:比喻清白无瑕。
杂诗二十二首·其二十二 古风不可复,习俗久敝矣。 注释:古代的风俗不能再次恢复,因为习俗已经长久地败坏了。 译文:古代的风尚已经不可能再恢复了,因为习俗已经长久地败坏了。 赏析:此诗句描绘了古代风尚无法重现的现状,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世变迁的感叹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旧风俗的批判和反思。诗人通过对比古代风尚与现代习俗的变化,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共二十二句,分为四段。 第1段(首二句)昆仑邈人境:指昆仑山遥不可及,仿佛与人间隔绝。 日月相蔽亏:指太阳和月亮互相掩蔽,使人们看不到它们的真实面貌。 第2段(三、四句)上有仙圣居:指上面有仙人居住的地方。 帝阍俯崔嵬:指神仙的住所在高高的宫殿里俯视着人间。 王毋坐少广,有娥閟瑶台:指不要坐得太久,有仙女住在瑶台上。 弱水不可梁,大荒旷无厓:指弱水之深,无法架设桥梁;大荒之广,无边无际。
【注释】 驽骀(nú dá):劣马,这里指不中用的人。厩(jiǒu):马棚。刍(chú):饲料,指养牲口用的草、谷等粗饲料。豢(huàn):喂养,指牛、羊等家畜。劳逸:劳苦与安逸。谁为:是谁。天机:自然规律。世无王乐徒:世上没有王公贵族享受的乐土。徒:白白地。骏骨:良马的骨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人世间的不平和感慨。诗人认为,世上有才能的人都得不到重用。他们辛勤劳作而得不到赏识和奖励
注释: 杂诗二十二首:五都指长安、东都洛阳、南都江陵、中都襄阳和北大都邺城。货财地,即繁华之地。趋市阛,赶集。侧肩,指争先恐后。掉臂,形容人得意时的姿态。何所期,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呢。盛衰俯仰间,兴盛与衰亡之间不过是一眨眼的时间。乃知艺利合,懂得名利不可兼得的道理。张陈父子游,指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时期,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军起义,张角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一度复相残
【注释】 积薪:堆柴,比喻高官厚禄。莫自高:不要自视过高。失马:指失去高位或好机会。莫自悲:不要自悲。 纆徽(xuán huī),丝绳的末端,用来束物。比喻祸福的纠葛。 【赏析】 这首诗是告诫人们要懂得“居安思危”,不可过于自负、自满,否则必将有损于自身。诗的前二句用“积薪”与“失马”作比喻,告诉人要谨慎,不要自视过高,因为高处易跌,失势时也容易得到重用。后二句则是说,人情都是习以为常的
杂诗二十二首 秋天的风,吹拂着远行的大雁,千里之隔只留下一瞥。 水塘辽阔稻粱稀薄,天寒霜雪逼人难耐。 难道没有远大的志向?却因憔悴而容颜憔悴。 鹌鷾与鸠鸽,趁着春日暖阳展翅高飞,采撷五彩羽毛。 它们在人间穿梭,机敏巧思令人叹为观止。 它们出入于金玉堂中,门户窗牖,并不妨碍它们的通行。 上不担忧饮啄之患,下有栖所,生活无忧。 为何要追求高处不胜寒,肮脏之地不能自适
逐句翻译: 皇天上天啊,浩渺大地。孔繁生命啊,施惠极广。仲夏时节啊,草木丰盛。鸟兽繁衍啊,人民快乐。人民灵秀啊,上天仁慈。天子圣明啊,百工日新。 上无秕政啊,下无忤人。邻里聚集啊,欢乐欣欣。伯强何为啊,谁授政权。 反世五福兮,持极令令。人民不乐呢,既丧其盛。黑白眩瞀兮,孰察其实。 谓寿反天兮,谓康反病。仁义无益兮,苟且为幸。哎呀子强啊,独为何心。 绝世和气兮,俾民不胜。上天孔神兮,大德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