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庚
【注释】 泰华:泰山。青盖:帝王的伞盖。 鹭飞无认处:指鹭鸶飞翔的地方,找不到它。 水云乡:即山水云气缭绕的仙境。 【赏析】 这首诗是写白莲生长的自然环境以及它的美。 首联写白莲生长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种”字写出了白莲种植的过程,“移根植野塘”,表明白莲不是人工栽培的,而是自然生长。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白莲生长在泰山之巅、长在荒野池塘的画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白莲的生长环境。
注释:瓶中的花,红色的娇艳,淡红的清丽,都映着寒冷的泉水,容易凋零,也很可怜。可惜它本根不知何处,却把颜色装扮得人见人爱。 赏析:诗人用“瓶中花”来比喻被世人捧为美艳的女子。此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女子之貌不惊人,但却被人误认为是绝世美人而加以赞赏,实际上她并不值得欣赏。全诗构思新颖巧妙,语言平易通俗,寓意深刻含蓄。 第一句:瓶中的花,红色的娇艳,淡红的清丽,都映着寒冷的泉水,容易凋零,也很可怜
夜坐 世事等轻云,蘧庐寄此身。 青灯少年梦,白发异乡人。 按剑惊山鬼,吞丹养谷神。 黄庭重读罢,吾得葆吾真。 译文: 在夜晚独自坐着,思绪万千。世间的纷扰像轻飘飘的云一样,我寄居在这简陋的住所里,与世隔绝、心无旁骛。我年轻的时候梦想着能飞天遁地,但如今却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异乡人。 手持利剑,心中充满了警惕和戒备,仿佛能听到山中鬼魅的低语;口中念念有词,仿佛能吞下长生不老的丹药来滋养身体
【注释】: 1. 偶书:偶然写下的诗。 2. 老眼:老花的眼睛。 3. 桑榆:夕阳西下,日落西山。 4. 文章身后贵:指做学问有成就时才能受到尊重和重视。 5. 怀抱酒边开:指喝酒时心情舒畅,无所顾忌地抒发胸中块垒。 6. 灯火梦犹在:梦中还想着功名利禄。 7. 功名心已灰:功名利禄之心已经灰冷。 8. 客来休问字:客人来了不要向他请教问题,因为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学问了。 9. 且覆掌中杯
【诗句释义】 羸马东山路,骎骎抵石门。 羸马,瘦弱的马,形容旅途劳顿之状。 东山路,指通往石门山的道路,石门是一处名胜古迹。 骎骎:快速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很快。 抵石门,到了石门山。 落花春夜雨,流水暮烟村。 落花,春天里花瓣随风飘落的景象。 春夜雨,指春天里的一场细雨。 流水,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 暮烟村,傍晚时分村庄上空升起的薄雾。 【译文】 我骑在瘦弱的马上,一路向东,来到了石门山。
石窗为明上人赋 何年凿山骨,八面锁苍苔。 海月照还白,天风吹不开。 玲珑宜丈室,明洁称经台。 眼界皆通透,闲云任去来。 注释: - 何年凿山骨:何年是指何时,凿山骨是指雕刻石头成为窗框。 - 八面锁苍苔:八面是指窗户的八个侧面,锁苍苔是指这些石头被雕刻成形状后,上面覆盖了绿色的青苔。 - 海月照还白:海月是大海中的月亮,照还白是指月光照射下,石头上的青苔反射出白色的光泽。 - 天风吹不开
注释: 勋业梦不到,晓窗时一看。 是非须内照,妍丑付旁观。 客鬓从渠白,诗肩本自寒。 俨然瞻视处,赖汝整衣冠。 赏析: 《对镜》是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面对镜子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和前途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比喻、借代等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形象和心境。 第一句“勋业梦不到,晓窗时一看。”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无奈。诗人在梦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注释: 扑簌:形容雪声。窗纸:窗户上的纸。 剡水滨:剡溪边。剡水,即剡溪,在今浙江嵊县境内。 六花:指雪花。 孤枕未眠人:独自躺在孤床上的人。 耳静:耳朵不听到声音。 心清:心灵纯洁明澈。 趣自真:趣味自然纯真。 爱梅情更苦:喜爱梅花的感情更加深厚。 恐压一枝春:恐怕压住了春天里的一簇梅花。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首句“扑簌敲窗纸”
采菊 篱东闲采菊,三径碧苔深。 晓露冷双屐,秋风香一襟。 餐英供小酌,嗅蕊伴清吟。 会得悠然处,方知靖节心。 译文: 在篱笆东边闲适地采摘菊花,三径深处青苔覆盖。 早晨的露水让双鞋感到冰冷,秋风带来阵阵菊花香气。 用采摘来的菊花来佐酒,嗅着花瓣伴着清雅的吟唱。 懂得了悠然自得的境界,才知道陶渊明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宁静的早晨,漫步于菊花丛中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我主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解答。内容主要是对诗歌的思想情感、意象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等进行分析;形式主要分析诗歌的结构、语言、手法等。 (1)此诗首句“小酌酬清兴”中“小酌”是饮酒,“酬”是酬答之意,“清兴”即清明的心情,诗人在夜晚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心情十分舒畅。颔联“分茶醒醉客”,以“分茶”喻指斟酒劝饮,“醒醉客”意谓使客人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