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庚
【注释】 饯越守:送别越州守。越州,今浙江绍兴。州牧,即州官,这里泛指州郡长官。生祠,为纪念有功之臣而建的祠堂。祖帐,饯别的车子,帐幕。言越瘠,说越州贫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到越州任职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全诗语言朴实平易,意境深远含蓄,耐人寻味。 首句“旌旆涨天飞”,写饯别的场面,旗帜飘扬直冲云霄,气势壮观。诗人用夸张手法写旌旗的飞扬,表现了送行的人很多
《九日偶书》 水国的雁已经飞到,山边的篱笆旁的菊花还未开放。 判吹头上的帽子,莫要放手中的酒杯。 暮雨落在滕王阁,西风吹过项羽台。 人生能有几双鞋,余恨付给苍苔上。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水国雁已到,山篱菊未开。 - 注释: 水国,指水域附近的国家。雁已到,说明秋天到了,大雁南飞。山篱菊未开,表示菊花尚未盛开,意味着秋季还早,天气尚凉。 - 赏析: 此句通过描绘大雁南飞和菊花未开的景象
【注释】 湖海:指广阔的江河湖海。飘蓬:漂泊的蓬草,比喻四处流浪。知命:知道天命,即了解自己的命运和能力。安贫:安于贫困。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晚年生活感慨的诗。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线索,抒写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他一生奔波忙碌,历尽艰辛,到老了,仍像风中的蓬草一样,四处飘泊无依,感叹自己命运的不幸;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和能力,所以从不羡慕富人,也不追求名利,安守清贫,不向穷人施舍
晚 一枕纱窗下,池塘草梦残。 炷云金鸭暖,滴露玉蜍寒。 晋帖从头写,唐诗着眼看。 晚来吟思倦,和月凭阑干。 注释: 1. 一枕纱窗下:形容夜晚的宁静和舒适。 2. 池塘草梦残:描绘了在宁静的夜晚,诗人沉浸在池塘边的草丛中,仿佛置身于梦中。 3. 炷(zù)云金鸭暖:形容夜深人静时,蜡烛的光芒温暖如云,金鸭炉散发出的香气扑鼻而来。 4. 滴露玉蜍寒:形容露珠晶莹剔透,滴落在玉石蟾蜍上
【诗句释义】 木叶秋容瘦,客怀思故乡。——树叶在秋风中摇曳,显得有些瘦弱,心中思念故乡。 淡云微见月,薄露不成霜。——淡淡的云彩映衬着月亮,薄薄地覆盖在大地之上,没有形成霜花。 忽忽朱颜改,悠悠白日长。——不知不觉中,我的面容变得憔悴,而日子却一天天过去。 空心仍独夜,减尽昔年狂。——我虽然感到空虚孤独,但不再像以前那样放纵不羁了。 【译文】 树叶在秋风中摇曳,显得有些瘦弱,心中思念故乡。
寄菊坡吴府判 客居异乡怀故乡,元自恶秋悲。 一别又是三年时,百年能几时? 音书无雁传信息,心事有鸥懂我意。 遥想菊花开遍篱笆,西风中花香弥漫
【解析】 本诗首联“禹庙送春”是全诗的起兴,点出题旨。颔联描写了一幅送春时湖滨送别的景象:满湖的鼓声、歌声和歌声中夹杂的人声,都仿佛是从禹庙传来的,这使人们联想到禹王在治水时的情景,而此时正是送春的季节。颈联两句写景,以“波光”、“山色”描绘出一幅清丽明快的山水画,使人陶醉;同时以“梅梁迹已陈”写出了诗人的感慨与失落。尾联“我来闲吊古”一句直承前二句的意境
【注释】 客袂临分日,杨花落酒边:客人的衣袖即将离手,杨花飘落在酒杯旁边。 重来期半月,一去忽经年:我再次回来时,大概要过半个月了;他一走就是整整一年了。 莎草平诗屋,江潮没钓船:长满莎草的平地上是诗人的茅屋,江水涨起淹没了渔船。 何时归旧隐,风雨对床眠:什么时候能回到我的老家隐居,和我在风雨中同榻而眠。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前二句写送别的情景
棋声 何处仙翁爱手谈,时闻剥啄竹林间。 一枰子玉敲云碎,几度午窗惊梦残。 缓著应知心路远,急围不放耳根闲。 烂柯人去收残局,寂寂空亭石几寒。 译文 在何处,仙翁喜欢与友人对弈,时时听到他们在竹林中击棋的声音。他们下棋的一局棋盘,犹如玉石敲击,把云雾都震散了;我不知多少次在午睡醒来时分,被这美妙的棋声惊醒。 下棋之人慢慢行棋,应该知道他的棋道深远;下棋之时要快攻,不能让对手有喘息的机会
诗句释义及赏析 雪 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 - 注释: 雪花如同小片的羽毛轻轻飘落,随着风的方向变化,时而整齐排列,时而杂乱无序。 - 赏析: 此句描绘了雪花在风中的轻盈与飘散状态,形象地表现了雪花的美丽和动态美。同时,通过“老鬓”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感慨。 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 注释: 整个国家(江山)在夜晚也沐浴在飘洒的大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