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圭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细柳”,即柳丝,这里借指春天。“东风”,春风。“甲马营”是作者所居之地。“笑相迎”表明春意盎然,人们心情舒畅,相互欢迎。“伤春客”点明诗人的身份,即游子、思妇等伤春怀人之人。“暗数归家几日程”,以反衬手法,写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清明时节,我泊舟于甲马营,细柳依依,东风拂面;在花影下荡秋千,笑语嫣然,彼此欢聚。 注释
注释:不要吝惜春衫沾上酒的痕迹,想要把遗憾寄托在酒杯里。清明节客居中匆匆度过,却记不住桃花笑倚着门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诗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莫惜春衫污酒痕,欲将遗恨寄芳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而“清明客里匆匆过,不记桃花笑倚门”,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
【注释】 终日:整天。落日: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炊烟(qīn yān):做饭时冒出的烟。一村:一个村庄。客子:远行的人。主翁:主人翁,指农家。搔首:搔头、发愁的样子。 【赏析】 《宿黄村土人索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公元76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当时,杜甫从秦州返回,途经陇右。在途中,偶遇一位在黄村耕作的老农。他见这位老农生活清苦,就向老农索要诗歌。老农吟咏了这首诗
诗句释义: 黄村落日下山低,宿鸟归林亦倦飞。 译文注释: 黄村在夕阳的映照下,山峦逐渐降低,鸟儿也回到了树林中休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下的黄村,山峦渐渐低矮,鸟儿归巢休息的画面。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描述,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给人一种平静、安详的感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宋代陆文圭之手,当时正值国家动荡不安时期
【注释】 柳色:指垂柳的嫩绿色。鹅黄:指黄色的嫩叶。蘸:沾。碧沙:浅绿色的水潭。故园:故乡,家乡。芍药花:一种名贵的花卉,常在春天开放,有香气。 【赏析】 这首诗是追和张逊卿《早春即事十首》的一首。诗中描绘了春天景色,赞美了家乡春天的美好。诗人以“东栏”为题,是因为张逊卿的诗中有“东栏”字样,所以诗人便以之为题。 用色彩鲜明的鹅黄、浅绿等词语来描写春光明媚。次句写近景,隔溪远望,遥指四娘家
【注释】范以善:诗人的朋友,名不详。提举:官名,掌管某项行政事务。云林:山名,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北。清远:指山中空气清新、环境幽静。二绝句:指作者创作的两首诗歌。其一已佚,此处选其二。玉仙家:玉皇大帝的家,指仙境。误入:误闯进,进入。修廊:曲折的回廊。一径斜:一条小路斜着进去。月寒:月光皎洁,寒冷。风力劲:夜风强劲。松影:松树的影子。 【赏析】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谪到苏州期间
诗句原文: 腊雪穷途一月中,明朝老鬓又春风。 遥知儿女团圞处,饮遍屠苏忆乃翁。 译文注释: 腊月里的大雪使得路途变得十分艰难,但即便如此,我仍坚持行走在回家的路上。等到春天来临,白发渐生,我已步入暮年。远方的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声笑语,而我则独自一人思念家人和故去的亲人。 赏析: 陆文圭的《除夕二首呈北溪其一》,通过对腊月里雪景的描述,引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深思念
根据您提供的诗句,这是一首描绘了桃源县张家桥西景色的诗。下面我将逐句为您进行解读: 1. 首句:桃源县 释义:桃源县是这首诗中提及的一个地名,可能是诗人所要描绘的场景或背景所在的地方。 2. 次句:张家桥西车马尘,北风刮地眯行人。 译文:在张家桥西边,车马扬起尘土;北风刮起,吹得行人眯起了眼睛。 3. 三句:篱落枯桃三五树,不应此地可逃秦。 译文:稀疏的几棵树干枯的桃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对照诗歌,看是否合乎诗意。此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了附上赏析”的项。 (1) 诗句“临沂沂水道中尘沙眯目不可行闻东北有温泉即浴沂处不及往”,意思是在临沂的沂水道中尘土飞扬,眼睛模糊,看不见前方的路,听说东北方向有一个温泉,就决定去那里洗一洗澡休息一下。
【注释】 杯盘:这里指酒席。偶相逢:偶然遇到。客路:旅途。一冬:整一个冬天。玉堂春帖子:唐人有“玉堂春帖子”之制,每年除夕赐给近臣的诗帖。不知学士:不知道哪位学士负责写诗供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之夜与朋友相聚时作的。诗人以亲切的口吻询问朋友是否为皇帝写了“玉堂春帖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也透露出诗人自己仕途的失意及年老体衰的处境。全诗语言通俗,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