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沙终日意昏昏,落日炊烟又一村。
客子倦游求止宿,主翁搔首更无言。
【注释】
终日:整天。落日: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炊烟(qīn yān):做饭时冒出的烟。一村:一个村庄。客子:远行的人。主翁:主人翁,指农家。搔首:搔头、发愁的样子。
【赏析】
《宿黄村土人索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公元76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当时,杜甫从秦州返回,途经陇右。在途中,偶遇一位在黄村耕作的老农。他见这位老农生活清苦,就向老农索要诗歌。老农吟咏了这首诗,并表达了对诗人的敬意。
“尘沙终日意昏昏,落日炊烟又一村。”这两句写诗人与黄村农民相遇的情形。诗人被黄村农民清贫的生活所感动,想向他们索要诗歌,但又觉得自己的诗不如他们的朴实。于是,他向黄村农民请教如何写出好诗。黄村农民告诉他,只有生活在最底层,才能写出真正反映百姓心声的好诗。
“客子倦游求止宿,主翁搔首更无言。”这两句写诗人向黄村农民索要诗歌后的情景。诗人觉得自己的诗歌还比不上黄村农民的朴实无华,于是决定在这里休息一天,第二天再走。而黄村农民则感到惭愧,因为他没有为客人准备什么饭菜,只是给诗人端来了一碗清水和一些馒头。
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尊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