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逢
解析: - 诗句解读: 1. 曾发箫声水槛前,夜蟾寒沼两婵娟。:“曾发箫声”意味着诗人曾在这幽静的夜晚吹奏箫声,发出悦耳的声音;“水槛前”指的是水面旁边的栏杆,暗示了诗人在月光下享受着宁静的时光。“夜蟾寒沼”中的“蟾”指的是月亮,象征着夜晚和月亮,而“寒沼”则形容池塘的寒冷,增添了一种清冷的氛围。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其中“两婵娟”指的是天上的明月与水中的倒影,相互映衬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丞相衔恩赴阙时,锦城寒菊始离披。 - “丞相”指司徒相公,即指朝廷中的高官或尊贵人士。 - “衔恩”表示怀着感激之情。 - “赴阙”是指前往京城(阙,古代宫殿的正门)。 - “锦城”可能指的是成都,一个著名的文化城市,也称为“锦官城”。 - “寒菊”指的是秋天盛开的菊花,常用来象征孤高的品质和不屈的意志。 - “始离披”意味着开始分离,形容秋日里花的凋零。 2.
诗句: 阴风猎猎满旗竿,白草飕飕剑气攒。 九姓羌浑随汉节,六州蕃落从戎鞍。 霜中入塞雕弓硬,月下翻营玉帐寒。 今日路傍谁不指,穰苴门户惯登坛。 注释解析: - 《全唐诗》:收录薛逢的诗作集。 - 阴风猎猎:形容风势强烈,旗帜猎猎作响。 - 白草飕飕:形容草原上风吹草动的声音。 - 剑戟攒:指战场上的兵器交击声密集。 - 九姓羌浑:指古代少数民族部落。 - 六州蕃落
醉中闻甘州 老听笙歌亦解愁,醉中因遣合甘州。 行追赤岭千山外,坐想黄河一曲流。 日暮岂堪征妇怨,路傍能结旅人愁。 左绵刺史心先死,泪满朱弦催白头[^^]。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醉酒后听到美妙的笙歌而感到心情舒畅,从而联想到自己的仕途之路,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辛酸,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二十年前事尽空,半随波浪半随风。——二十年前的事已经消失,就像被风吹散的烟雾,无法追寻。 谋身喜断韩鸡尾,辱命羞携楚鹊笼。——为了自己的利益(谋划),我宁愿斩断韩家的酒器;因为受辱(被贬),我羞于携带楚国的鸟笼子。 符竹谬分锦水外,妻孥犹隔散关东。——我的妻子和孩子还在远离家乡的四川,他们就像在锦水的外面一样,与自己相隔千里之外。 临岐莫怪朱弦绝,曾是君家入爨桐。——你不要奇怪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时,需要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根据题目所给的注释和提示筛选出与诗歌有关的信息,再结合整首诗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 译文:细推古今事,令人不胜悲伤。尊贵之人与卑贱之人最后都归为尘土,同葬于一丘。汉武当年在玉堂的人现在哪里去了,石崇家金谷园中的流水也早已消失无踪了。时间从早晨又到了黄昏,草木一年四季轮回生长,世事变迁,人世沧桑
【注释】 白日贪长夜更长(白日:白天,指白天的光阴;长夜:指夜晚,指黑夜),百般无意更思量。 三冬不见秦中雪(秦:指关中地区)。九日惟添鬓畔霜(九日:指重阳节。鬓畔:指两鬓旁),霞泛水文沈暮色(霞:云彩。泛:流泻。水文:指水纹,也指水波。沈:沉没),树凌金气发秋光(凌:高出。金气:秋天的阳光)。楼前野菊无多少(楼前:指登高所见之景。野菊:即菊花。无多少:不多)。一雨重开一番黄(黄:指菊花的颜色)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三江分注界平沙,何处云山是我家?』 - 译文: 三江的水各自流向边界,平坦的沙滩上没有山峰。哪里会有我居住的地方呢? - 注释: 三江指的是岷江、嘉陵江和涪江。"界平沙"意味着河流之间的平原地带。"何处云山"指的是远处的山峦。 - 赏析: 此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通过对比三江分注与家乡无人问津的状态,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无奈。 2. 『无鹤洲中翻白浪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糕果盈前益自愁, 那堪风雨滞刀州。 单床冷席他乡梦, 紫榝黄花故国秋。 万里音书何寂寂, 百年生计甚悠悠。 潜将满眼思家泪, 洒寄长江东北流。 ``` 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解释和赏析: ``` 糕果盈前益自愁, 那堪风雨滞刀州。 单床冷席他乡梦, 紫榝黄花故国秋。 万里音书何寂寂, 百年生计甚悠悠。 潜将满眼思家泪, 洒寄长江东北流。 ``` 注释 - 糕果:糕点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他的作品以其清新脱俗、直白真挚著称。 逐句释义: 1. 惊秋:秋天到来,草木开始凋零,万物皆感秋气之寒,故云“惊秋”。 2. 露竹风蝉:露珠覆盖了竹子,蝉鸣声在秋风中回荡。 3. 昨夜秋:昨夜,即昨晚,秋意渐浓。 4. 百年心事付东流:百年之后,一切如烟云散去,心事化为乌有。 5. 明霜义分成虚话:明知道霜是冷的,但人们却将它视为无足轻重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