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鼎
西江月 面目本来是道,阴阳造化成丹。骑牛寻犊不知原。真是三家村汉。 古圣立言设象,后人得象忘言。且如乾画必三川。舍此如何烹炼。 注释: 1. 面目本来是道:指人的本来面目是道,即人的本质。 2. 阴阳造化成丹:道教认为,人的本性是纯阳的,通过修炼可以变化为纯阴的,最终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3. 骑牛寻犊:比喻寻找真理、知识的过程。这里指的是修行者追寻道的过程。 4. 三家村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太一画前”指的是道教的符咒。“龙虎成丹”的意思是:用符和药,以龙虎为媒,炼出长生不老之药。“九还七返保长年”的意思是:用符和药,使身体由衰老而复壮,再经过多次返老还童的修炼,可以保持青春永驻。“青衣引赞无言”意思是说道士口诵符咒,青衣童子在旁边默默守护
【诗句】 举世沈迷大道,傍门小法求丹。咽津纳气等成仙。真个无知痴汉。 何异雄鸡抱卵,梦同哑子交言。阴阳非类隔天渊。总是盲修瞎炼。 【译文】 世人都沉迷于追求大道,试图通过旁门左道来炼制丹药。他们咽着津液,吐着气息,希望能够修炼成神仙。但他们真的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修仙,只是像无知的傻子一样盲目追求。 他们就像公鸡抱着鸡蛋一样,想要通过梦境与哑巴交流。但是阴阳之道并不是一类
【注释】 ①大隐隐于市:古代一种隐居的生活方式,不与世俗交往,在市井间也可隐遁。②朱丹:指朱砂,红色矿物,可作染料和药材。③三田:道教指精、气、神三宝,即人体中的上中下三部。④驱驰:奔走忙碌。⑤昆仑:神话传说中的西方极山。⑥希夷:道家用语,形容虚无缥缈的境界。⑦集真仙:指修炼成真神仙。⑧默默:潜心修炼,不问世事。⑨重帘:高大的帘幕。 【赏析】 这是一首以咏炼丹术士为主题的诗
水调歌头·其三 【注释】: 1. 耳目身之宝——指耳、目、身,即人的一切感官。2. 固塞勿飞扬——固塞,保持;勿飞扬,不要飘浮妄动。3. 存无守有——指心有所念,便有所执。4. 中间无念以为常——中间,指心与物的关系。5. 坎兑互堤防——指坎卦(水)与兑卦(泽水)互相约束。6. 寤寐神依抱——指睡眠中,精神依从形体;觉醒时,精神依附形体。7. 圆陀陀,光烁烁,貌堂堂。8. 罔象里全彰——罔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从整体上感知诗意,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诗歌的主要内容、情感和思想主旨,再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理解分析。此题要求“赏析”,因此需要逐句解读。 ①闻道不嫌晚,悟了莫悠悠(译文:听到这个道理不觉得晚,悟到的道理不要长久地滞留)。 闻道不嫌晚,悟了不停留;遇时不炼(译文:听到这个道理不觉得晚,悟到的道理不要长久地滞留),今生乌兔恐难留
【注释】 ①三药:《太上老君开天经》,又名《太清玉轴真经》。道教炼丹术的经典。②业识:指名利之念,即世俗的功名利禄。③上天梯:指道教中所说的登仙之路。④信取玄中趣:相信修炼到玄妙之中。⑤真一:道家炼丹术语,指丹中的“一”,即元始天尊的象征物,也是丹中之精华。 本词为《水调歌头》之一,作者王哲,字季通。 【赏析】 此词是王季通自度曲兼以自序之作。 上片写自己不随俗世,有超然独立之志。起二句
【赏析】 《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写炼丹术。上片写炼丹过程及方法;下片写炼丹结果。此词熔铸前贤炼丹之说,以“黄钟”起首,以“真铅留汞”结束。全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有其独特的风格。它既继承了唐宋以来词坛上流行的“词贵意深”的创作传统,又突破了传统的樊篱,把咏怀抒情、议论说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律应黄钟候,天地尚胚浑。”词的上片开头
我有一竿竹,偏会取根源。从来汲水桔槔,直挈上西天。不许常人着手,管定竿头先折,提桶落寒泉。拨得机关转,北斗向南看。 注释:我有一根竹子,它偏偏喜欢从根部开始生长。自古以来人们用汲水的工具(桔槔),直接将竹子拉到天上。不允许普通人用手去摸,只要控制好它的顶端就不会折断。提起桶子向下投石,就能使竹子转动起来,北斗七星向南看。 仗回风,乘偃月,勿波澜。麻姑此日,西北见张骞。选佛妙高峰顶,饮罢醍醐似醉
这首诗的原文是: 四十修真学道,金鱼要换金丹。龟龄鹤算不知年。行满身冲霄汉。 此事希夷玄奥,功参造化难言。眼前有药耀山川。好把元阳修炼。 注释: - 四十修真学道:指四十岁开始修行、学习道教。 - 金鱼要换金丹:指通过修炼金鱼可以变成金丹。 - 龟龄鹤算不知年:指修炼到了很高的境界,寿命可以达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 行满身冲霄汉:形容修行圆满,达到很高的修为境界。 - 此事希夷玄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