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注释: 浊醑倾罢奈愁何,客有冯欢慰放歌。 伏枥志偿燕市价,困鲸羞借楚江波。 更薪灭灶鸿应少,集菀辞枯鸟更多。 肝胆只君堪付托,为抽心铁一横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朋友冯元甫的,通过饮酒、唱歌、更生、死亡等生活现象,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首句“浊醑倾罢奈愁何”,意为将酒倾倒,却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伤。他试图通过饮酒来消解内心的痛苦
赠龚君瑞(癸亥年) 闭户翻书有几车,青灯深夜映窗纱。 半帘蕉雨时飘砚,一砌松风静煮茶。 笔阵战酣蚕食叶,文心磨洗铁沉沙。 今朝试向溪头步,几树疏梅尽着花。 注释: 1. 闭户:关闭门窗。 2. 翻书:指翻阅书籍。 3. 青灯:指油灯。 4. 窗纱:窗户上的纱帘。 5. 蕉雨:指蕉叶上挂着的水滴,如雨般落下。 6. 半帘:指一半的窗帘。 7. 蕉雨时飘砚:蕉叶上的水滴落在砚台上。 8. 一砌
【注释】 1. 燕(庚申年):指辛弃疾的生辰,即金朝末年。2. 天涯:此处指辛弃疾当时被贬居在南方的偏僻之地。3. 回肠:形容内心痛苦如绞。4. 横塘掠水经微雨:指小溪在下雨时水面上泛起涟漪。5. 拖花过夕阳:指夕阳下小院中的花朵摇曳着。6. 前岁垒:前一年留下的旧垒。7. 隔林香:指远处树林传来的花香。8. 双栖碎语重檐月:在月光下低声私语。9. 梦入关河夜正长:梦见自己在关河地区度过漫漫长夜
注释: 不恨身短恨情长,春去空余树底芳。 恍隔纱窗闻暗佩,欲搴重幕睹明妆。 杯浇翠影神同醉,笔写兰仪语亦香。 汉殿倾城真浪说,生前掩面郁金床。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不恨身短恨情长,春去空余树底芳”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情感与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并不抱怨自己的身材短小,而是感叹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是如此之长,以至于春天过去后,只剩下树底下残留的芳香。这两句诗通过对时间和爱情的对比
【注释】 (1)癸亥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 (2)嚼花吹叶弄妆迟,笑把花枝唱竹枝。 (3)千蝶帐深萦午梦,九雏钗重困春笄。 (4)人夸艳极偏耽静,天遣情多莫讳痴。 (5)嫁得书生不无谓,缠头只索断肠诗。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嚼花”、“吹叶”两句写女子的化妆。“笑”、“唱”二字,则又表现了女子欢娱的心情。“千蝶帐深萦午梦,九雏钗重困春笄。”二句写女子的睡态。“人夸艳极偏耽静
【注释】 油壁:古代女子的代称。红帘:红色的帘子,这里指花轿。画罗:绘有花纹的丝织品。氲麝:香气四溢。逆风来:迎风而来。明妆:浓妆。怜清沼:爱恋清澈的池沼。细步:慢走。惜落梅:珍惜残败的梅花。嫁早:指早早出嫁。认客:认出客人。春寒愁上最高台:春寒使诗人愁思难眠,登上高台更令人愁苦。潘郎:指潘安,西晋人,美姿容,多才艺。此处泛指美貌男子。便到残阳且莫催:即使走到天边也请不要催促。 赏析:
江上(辛酉年) 回首江云泪几双,酒空金盏在他乡。 穷途自合亲情断,幽恨那堪世事忙。 两岸草花秋寂历,一船烟月夜凄凉。 不知身是孤飞鸟,犹误题笺寄孟光。 注释: 1. 江上:指诗人的家乡在长江之南,这里指故乡。2. 辛酉年:即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作者此时已64岁(按虚龄计算)。3. 回首江云:指望着故乡的江天,因思乡而流泪。4. 泪几双:泪落如雨,泪水洒满了两行。5. 酒空金盏在他乡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它由八句组成,每句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不仅描绘了诗中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还透露出他们的命运和遭遇。例如,“雀环名家清白后”中的“雀环”指的是一种象征身份地位的标志,“名家”则暗示了这个人出身或家族背景显赫。而“文律周旋避锋锐”,这里的“文律”可能是指文章的写作风格或者才情,“锋锐”则意味着锋芒毕露。 我们逐句解读诗句的含义: 1. 雀环名家清白后
杂题上元竹枝词 腰身十七正娇慵,珠凤鞋帮一捻红。不奈小桥春露滑,阿娘扶过石栏东。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元宵节夜晚的生动形象。首先,“腰身十七正娇慵”,以十七岁的少女为描写对象,突出了其年轻、娇嫩的特点,同时使用“正”字加强了这种状态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暗示这是所有年轻女性的共同特点。随后,“珠凤鞋帮一捻红”,则具体描绘了她的鞋子,珠凤象征着华丽与高贵,而红则代表了喜庆与热烈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杂题上元竹枝词》的内容: 1. “绣佛前头结好因”: - 关键词:绣佛、结好因 - 释义:在佛像的前面用锦绣等材料绣制。这里的“结好因”可能指的是因为某些原因而结下了善缘,可能是为了祈福或是其他目的。 2. “上元香火肃凌晨”: - 关键词:上元、香火、肃凌晨 - 释义:在元宵节(上元节)的时候,人们会燃放烟花爆竹,进行祭祀活动,祈求平安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