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注释】 丙寅年:指代作者的生年。 忍泪尊前不敢弹:忍着眼泪不敢弹琴。 隔屏斜立见眉端:隔着屏风斜倚在一边,看到她紧皱着的眉头。 长途愿作云随梦:希望在遥远的旅途中化作云彩跟随你的梦境。 单枕难凭玉辟寒:只有孤枕独眠时才能感到你带来的温暖。 自信功名关妾分:相信自己的功名事业与自己无关。 尽留颜色待君欢:尽力保持容颜美丽以等待你回来后的欢心和喜悦。 归来会有红窗夜:期待着你归来后的那个夜晚。
诗句翻译: - 月光照进树林和乌鸦,露水洒在船里也知晓,知道未成眠的鸳鸯阁中人。 - 闲窗下烛光还剩,仍在针线活;小榻上的香已经消散,管弦之声仍悠扬。 - 歌罢之后必定是悲凉,梦来时要记得路漫漫。 - 回肠九曲何必多言,今夜心绪万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夜晚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绪。首句“月照林乌露入船”以月光铺洒整个林间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忆著垂鬟覆额时,此生难负谢芳姿。 - 注释:回忆起当年少女时期,头发如瀑布般垂下,覆盖住脸颊的娇美容貌。 - 译文:回忆起我年轻时的美貌,那时的我难以忍受辜负了如此迷人的青春。 2. 半宵欢泪零残烛,十载离肠搅乱丝。 - 注释:在短暂的夜晚里,我的泪水随着烛光而落,十年来思念之情如同丝线被情感所扰。 - 译文:在一个漫长的夜晚里,我的眼泪伴随着微弱的烛光滴落
诗句原文: 珍重闲情肯浪痴,一回踪迹几回思。 目成歌席先偷笑,泪尽离衫未解携。 此日碧桃三度窃,何处琼树一枝移。 怜君正在花秾处,莫到成阴却恨迟。 诗词译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总是带着一份闲情逸致,对生活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和热情。每次旅行回来,你都会沉浸在深深的思念之中。 每当你在欢聚的宴会上,我总是忍不住偷偷地微笑,心中充满了对你的喜爱和欣赏。离别时,虽然我尽力掩饰自己的悲伤
这首诗是诗人在乙丑年(1255)的自悼之作。以下是对各句的逐词释义及赏析: - 一片愁声四壁虫,劳劳鱼目五更钟。 - “一片愁声”比喻诗人内心的愁绪如同四处蔓延的虫声;“四壁”指的是四面墙壁,这里用来比喻愁绪无处不在,无法逃避。“鱼目”可能是指古代计时器,也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五更钟”指五更时分,即夜半时分,常用来表示时间的紧迫和生命的短暂。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深夜时分,面对四周弥漫的忧愁之声
诗词原文 何处青林好卜居,布帆空载一船书。 理文有象惭吞凤,避债无台敢食鱼。 贫骨岂容仙药换,牢愁难借妙言除。 临邛四壁今如此,谁更同时赋子虚。 注释 1. 何处青林好卜居:何处是适合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2. 布帆空载一船书:我乘坐的布帆上只有一艘船和书籍。 3. 理文有象惭吞凤:在处理学问时,我感到惭愧,无法与凤凰相比。 4. 避债无台敢食鱼:为了避免债务,不敢吃鱼。 5.
这首诗是诗人在乙丑年创作的感怀杂咏,其三。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1. 梯攻百道是愁心,痛饮排愁肺病侵。 注释:我攀登了无数山路,心中充满了忧愁,痛苦地饮酒以试图驱散这忧愁,但疾病却侵袭了我的肺腑。 2. 无计散怀惟恸哭,难持孤愤寄登临。 注释:我找不到方法来消散我心中的忧愁,只能通过痛哭来表达我的哀伤;我无法将我的孤独愤怒寄托在高处,因为我无处可以发泄。 3. 雪封客舍炊烟断
诗句:淡月帘栊画烛筵,燕台佳句柳枝怜。 译文:淡雅的月光洒满帘栊,画烛点亮了宴会的场面,燕台(指宴会场所)上佳人吟咏着美丽的句子,让人怜爱不已。 注释:淡月:淡淡的月光,形容夜色朦胧而美丽。帘栊:窗帘和门帘。画烛:装饰精美的蜡烛。燕台:指宴会场所或舞台。佳句:美好的诗句。柳枝:用柳条制成的酒杯。怜:喜爱、怜爱。 赏析:这首诗以淡月、画烛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华丽的宴会场景
注释: 甲子年:指某个特定的年份。 碧莎春砌:绿草如茵的台阶上。 纤纤:细长柔软的样子。 同心结:表示心意相合的结扣。 斗帐:大帐,形容房间宽敞。 刮骨盐:比喻尖锐刺耳的话。 险约最欢:指危险而有趣的事。 沉忧难讳:深重忧愁难以言表。 眉尖:眉毛上方。 拂镜奁:擦镜子。奁是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性情感和生活状态的诗
强欢(乙丑年) 悲来填臆强为欢,不觉花前有泪弹。 阅世已知寒暖变,逢人真觉笑啼难。 诗堪当哭狂何惜,酒果排愁病也拚。 无限伤心倚棠树,东南枝下独盘桓。 注释: 1. 悲来填臆强为欢,不觉花前有泪弹。 - “悲来填臆”意指悲伤之情涌上心头,难以抑制。“强为欢”表示为了掩饰悲伤,强作欢笑。“不觉花前有泪弹”说明在这种情绪的驱动下,竟然情不自禁地在花前流泪。 2. 阅世已知寒暖变,逢人真觉笑啼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