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愁声四壁虫,劳劳鱼目五更钟。
自知荀粲年华促,已分崔郊智画穷。
灵药几时分月姊,绨袍端欲借天公。
空堂泣下无人会,羞向瑟琶问吉凶。
这首诗是诗人在乙丑年(1255)的自悼之作。以下是对各句的逐词释义及赏析:
一片愁声四壁虫,劳劳鱼目五更钟。
“一片愁声”比喻诗人内心的愁绪如同四处蔓延的虫声;“四壁”指的是四面墙壁,这里用来比喻愁绪无处不在,无法逃避。“鱼目”可能是指古代计时器,也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五更钟”指五更时分,即夜半时分,常用来表示时间的紧迫和生命的短暂。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深夜时分,面对四周弥漫的忧愁之声,感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
自知荀粲年华促,已分崔郊智画穷。
“荀粲”和“崔郊”都是古代人物的名字,分别指荀彧和崔道融。这里可能借用这两个人物的故事,表达诗人对于自己年华老去、才华不再的认识。“知”字在这里表示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认知。“已分”意为已经知道或意识到了某种结果。“智画”可能是指智慧的画作,暗喻才华或学识未能得到充分的展现或认可。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努力的无奈和对现状的接受。
灵药几时分月姊,绨袍端欲借天公。
“灵药”通常指长生不老的药,这里可能是诗人自比为需要灵丹妙药才能延年益寿的人。“月姊”可能指的是月亮,也可能是月宫仙女的代称,这里用来象征美好但不可触及的愿景。“绨袍”是一种粗布制成的衣服,这里用来比喻深厚的友情或恩情。“端欲借天公”表达了诗人想要依靠天命或天意来实现自己的抱负或愿望。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困境的一种无力感,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命运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空堂泣下无人会,羞向瑟琶问吉凶。
“空堂泣下”形容诗人独自哭泣的场景,强调了孤独和无助。“瑟琶”是古代弦乐器,这里可能指弹琴。“无人会”说明没有人能够理解或安慰诗人的心情。“羞向瑟琶问吉凶”表达了诗人因为孤独而感到羞愧,不愿意向别人求助或询问未来的吉凶祸福。这句话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自卑,以及对他人同情的拒绝。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哀愁和个人感慨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深夜中的孤独、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传达了一种深切的个人情感。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和隐喻,如将时间比作鱼目、月姊等,增加了诗歌的审美层次。同时,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友情的重视也在诗中得到了体现,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和心灵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