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巉岩又见春,石忧丛集未亡身。
朋欢散尽清言绝,家信来疏恶梦频。
永夜独醒如露鹤,他年相吊只秋蝇。
蒲团欲觅消除法,心似惊波恨转新。
【诗句释义】
- 感怀杂咏:感慨、怀旧。杂咏,诗歌的体裁,即多方面的抒情诗。
- 又见春:春天又一次来临。又见,再次看到。
- 石忧丛集:石头上的忧愁像群集的鸟一样聚集。
- 朋欢散尽:朋友聚会时欢乐已尽。
- 清言绝:清谈中断了。
- 家信来疏:家中来信稀薄。疏,稀疏、稀少。
- 恶梦频:噩梦不断发生。
- 永夜独醒:在漫长的夜晚独自清醒。永夜,漫长无尽的夜晚。
- 露鹤:象露水一样的白鹤,比喻孤独的人。
- 秋蝇:秋天的苍蝇,比喻那些不知感恩的人。
- 蒲团:佛教徒坐禅打坐用的垫子,这里指佛教徒的修行场所。
- 消除法:消除烦恼的方法。
- 心似惊波恨转新:心情像激流中的波浪一样起伏不定,而心中的怨恨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
【译文】
疾病折磨使我的体态更加瘦削,春天再次来临,但我的病痛仍未痊愈。石头上的忧愁像鸟群一样聚集,我的身体却未能逃脱。朋友们聚在一起畅快地谈论着,但如今他们却各自散去,不再有清谈。家中的来信变得稀薄,我的恶梦也频频出现。我在漫长的夜晚中独自清醒着,如同一只孤零零的白鹤。将来人们可能会用秋蝇来形容那些不知感恩的人,而我则将永远被这种痛苦所困扰。为了摆脱这种痛苦,我试图寻找一种消除烦恼的方法,但我的心却像是激流中的波浪一样起伏不定,而且新的怨恨也不断地产生。
赏析:
这是一首感慨人生、抒写世情的五律诗。全诗以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矛盾为感情线索,表达了诗人在困顿中挣扎的悲凉之情。
首联“病骨巉岩又见春,石忧丛集未亡身。”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病残之骨的相似性,感叹自己的处境与困境;同时,又通过表达自己的担忧,暗示了自己身体的状况并不乐观。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又透露出他对于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诗人转向了对友情的描述:“朋欢散尽清言绝,家信来疏恶梦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失望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人原本期待在朋友的陪伴下度过愉快的时光,但现在却不得不面对朋友离去的孤独和无助;同时,由于家人的信函稀少,诗人的恶梦也随之而来。这一联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友情和亲情的深深眷恋和渴望。
接下来的两联,诗人分别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描绘了自己的处境。“永夜独醒如露鹤,他年相吊只秋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漫长的夜晚中独自清醒的感受,以及对未来无法避免的悲剧命运的预感。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孤独的白鹤,在月光下独自醒来;同时,他又将自己比作一个被秋蝇咬伤的人,只能等待着未来的不幸。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无奈,又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
诗人总结了自己的感慨:“蒲团欲觅消除法,心似惊波恨转新。”诗人希望通过寻求某种方法来消除内心的痛苦,但最终却发现这种痛苦是无法摆脱的。诗人的心情就像激流中的波浪一样起伏不定,而心中的怨恨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这一联既是对前一联的总结,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绝望。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思和感慨,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和悲伤。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他也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痛苦和对命运的恐惧。这首诗既有深沉的情感,又有深刻的哲理,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