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杂题上元竹枝词 瓦坼龟文一例看,断连横竖有悲欢。 一声脆响笼灯看,暂作排愁事一端。 注释: 杂题上元竹枝词:这是一首描写上元节(元宵节)时民间风俗的诗。 瓦坼龟文:指古时宫室的瓦片上有龟形图案。龟文,一种古代的文字或图案。 断连横竖:形容竹枝词的形状不一,有的像断掉的竹子,有的像纵横交错的线条。 悲欢:指竹枝词所代表的情感,如悲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作内容的理解、鉴赏。 “满江红·二首”是辛弃疾的一首词,作者借写景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壮志难酬的情感。上阕写春雨洒落,落花飘零,愁绪满怀;下阕写闺中人倚窗望远,情思绵绵,期盼天公怜悯。 1. 上阕“春雨霢霂,正狼藉、落花堪哭”,这一句描写了春雨连绵的景象。霢霂:细密貌。春意盎然,却连日阴雨绵绵,落花满地,令人悲泣。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因国事而忧闷的心情。 2.
【注释】 道北、宾筵:指京城。张,设宴。也呼朋社:也参加宴会。一猖狂:尽情欢乐。罗列,摆列。珍羞,精美的食物。扳,邀请。水部郎:官名,指李肇。唐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曾任秘书郎、水部郎中等职,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 【赏析】 这首诗是写新年夜宴的。诗的前两句写京城的新年夜宴。“道北”是说京城。“宾筵”即酒宴。《汉书·食货志》载:“汉兴以来,天下不耕而食常岁之蓄者,太半山海……故驱民而归之农
注释:白色的衣裙干净得像新的一样,过了一年还是那么洁白。何必再学园里的菜蔬呢,偶然碰到同袍一起摘取。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一件白縠单衫的洁净与洁白,突出其洁净如初裁、洁白似雪的特点。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这件白縠单衫洁白如雪、洁净如新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纯洁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人还巧妙地通过同袍一摘来,暗示了这件白縠单衫的珍贵和难得,表达了对它的珍惜之情
杂题上元竹枝词 夜筵花果绕香炉,心事年年问紫姑。灯后踏青挑菜起,不知堪会那人无。 注释:在夜晚的宴会上,鲜花、水果围绕着香炉,心事总是年复一年地询问紫姑。在灯光下踏青时挑着蔬菜起身,不知道能否遇到那个人?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宴会上的热闹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白居易对爱情的独特见解
注释:渔屋、深莽,指水乡的渔舍和茂密的芦苇丛。断洲、平桥,指江中的小岛和桥。风饱一帆飞去,指渔船扬帆远行。赭墩,指山丘或土墩。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吴中美景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竹枝词:唐代风俗,新岁时男女青年在江边唱和的歌词,多写离别相思之情。 笔床砚匣本长闲:指诗人平时爱好读书写字。 掩关:关上门。 鳌山:古代元宵节悬挂彩灯的山形架子。 赏析:诗题《新岁竹枝词》表明是作者新年写的词。 首句“笔床砚匣本长闲”,是说平常日子里,诗人喜欢读书写字,书桌上总是摆满了各种书籍和文房四宝。而“笔床”就是供人坐卧写作的书案。 次句“每到新年说掩关”,说的是每逢新年到来时
杂题上元竹枝词 风雨元宵意倍伤,画檐低拜扫晴娘。若教扫得天边雨,为扫离人泪两行。 注释: 风雨元宵意味着元宵节的天气不好,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伤感。画檐低拜表示人们纷纷向晴娘(即女性神灵)祈求,希望她能带来好天气。若教扫得天边雨,意思是如果能扫走天空中的乌云,那么就能带来晴朗的天空,象征着希望和美好。为扫离人泪两行,表示因为离别而流泪的人们,在看到晴娘的庇佑下,心情逐渐好转,泪流满面
【注释】蓝衫:古代士子所穿的青色衣服。提灯捧盒:提着灯笼,拿着盒子。点红单:指点状元。佥名:同音。有沐恩:有福气。 【赏析】这首诗是写新科进士的宴会盛况和欢庆心情的。开头两句说“多少蓝衫聚邑门”,“多少”是说参加宴会的人很多,“蓝衫”是士人的标志,所以这里特指新科进士。“聚邑门”是说聚集在城门附近,因为这里是举行宴会的地方。这两句写宴会开始之前的景象。中间四句写宴会开始的情景:“提灯捧盒酒盈尊”
莫怪河豚价不廉 桥南酬过五千钱。谁知太宰归田日, 只与屠沽意气鲜。 注释:不要奇怪为什么河豚的价格这么低。在桥南你只需要花费五千钱就能得到它。谁知道当太宰回归田园的时候,他只能与屠夫和酒贩子一起享受这种新鲜的美味。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新年时节的竹枝词,诗人通过描绘新年时的热闹场景,以及人们对河豚的喜爱,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官场的淡薄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