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此诗是诗人在游宴中即兴所作,以十二个“又”字起笔,写自己重游故地,再会旧交,心情十分高兴。但因久别,人事已非,故作此诗。首句“又到尊前一笑同”,点明地点和时间,“尊前”指宴会上,“一笑同”表明与旧友重逢的喜悦之情。次句“履綦经月断过从”,说明自己久别不归的原因,“履綦”比喻脚上所穿的鞋子,“经月断过从”意谓长时间不见面。第三句“难凭妒女违心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微词”“香润”等词语。此题既考查大家对诗句记忆的能力,也考查大家理解名诗名句的意思的能力,是一道综合题。解答此类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这是对整首诗的概括要求,答题时需要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本题要求考生逐句翻译这首诗,并附上必要的注释,赏析其内容及艺术手法。 【答案】 译文:在小祥祭礼以后,又勉强地写些东西来作梦中的游历。 消魂径路怕城南,落拓微行倚半酣。 门外春风虽谩骂,帘前道蕴许清谈。
握臂登楼去却梯,乍谙情事齿还低。 孀姝曲巷新名左,国艳扁舟旧姓西。 髹鬓黑光全似镜,莲钩粉底不沾泥。 端详烛下分明甚,不是看花醉眼迷。 【注释】 1. 握臂登楼:形容诗人在楼上手握栏杆。 2. 去却梯:指离开楼梯或台阶。 3. 乍谙情事:刚刚熟悉情感的事情。 4. 孀姝:寡妇,特指独居的中年女子。 5. 曲巷:弯曲的小路。 6. 国艳:国色天香的美女。 7. 扁舟:小船。 8. 髹鬓
浪说鸧鹒疗妒方,笑他邢尹互迷藏。 神仙底事私奇服,姊妹犹然忌体香。 团扇风流何预嫂,绿翘冤抑况无郎。 能将栀子连诗赠,只有徐娘与谢娘。 注释:浪说鸧鹒疗妒方,笑他邢尹互迷藏。意思是说,浪子们只是随意地谈论如何疗治嫉妒的方子,嘲笑那些相互猜疑、互相欺骗的人。神仙底事私奇服,姊妹犹然忌体香。意思是说,即使是神仙,也会为了自己的奇特服饰而感到自豪,而姐妹之间仍然会有嫉妒和猜忌。团扇风流何预嫂
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 不是来追便往寻,欢愁时刻报知音。 新妆点染春游早,薄醉留连夜语深。 但有玉人长照眼,更无尘务暂经心。 南塘涨水弥弥绿,与荡兰舟一快临。 注释: 1. “小祥”,指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一种形式,表示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平安。 2. “勉复”,尽力去做某事。 3. “弄笔”,即写作或绘画。 4. “梦游十二首”,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在梦中游览了十二个地方,每首诗对应一个地方。
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 曾下幽房窣地帘,绣筐香笼恣窥觇。 重台莲瓣弓三寸,七出菱花镜一奁。 曲本偶藏花样小,饼茶看剩啮痕纤。 罗巾袖口葳蕤钥,收拾情踪自戒严。 注释: 1. 曾下幽房:曾经在幽静的房间中。 2. 窣地帘:形容窗帘厚重,仿佛踩踏在地上。 3. 绣筐:指用锦绣制作的篮子。 4. 香笼:指装有香料的笼子。 5. 恣窥觇:随意窥视。 6. 重台莲瓣:指重复叠加如莲瓣形状的花瓣。 7
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 讳言识字拟瞒人,却见诗笺窃睨频。 春病已闻强半减,酒情应有数分真。 舞筵欢处慵抬眼,歌调凄时暗动唇。 心事自温颜自冷,始知娇笑不如颦。 注释: 1. 小祥之后:小祥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名称,这里指过了小祥节之后。 2. 勉复弄笔:勉强地拿起笔来写字。 3. 梦游十二首:这是一首以十二生肖为题的组诗。 4. 讳言识字:避免直接说自己识字。 5. 拟瞒人:假装隐瞒自己的知识
【诗句注释】 1. 小祥(xiǎo xiáng):古代称祭祀祖先或神的礼。 2. 勉:勉强,尽力;弄笔:指作书;梦游十二首:指梦中游历十二处仙境。 3. 青鸟:神话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使者或信使。 4. 心忙未敢催:心中急切,却不敢催促自己赶快完成某事。 5. 频频犹自怕人疑:频频担心别人会怀疑自己的行为。 6. 炙盏烧灯久:形容时间过长,火把烧得太久。 7. 熏衣理鬓迟
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 小阑干外上轻舟,比舍无人见出游。 香茗便携妆箧去,瓶铛原属榜人收。 霜郊缟素鲜清晓,木叶丹黄绘晚秋。 绣被鄂君仍眺赏,蓬窗新署远山楼。 注释与赏析: - 小样:古代礼仪中的一种仪式,标志着一个人从童年步入成年。 - 阑干:栏杆,此处指庭院的栏杆。 - 上轻舟:轻轻登上小船。 - 比舍:邻居。 - 无人见出游:周围没有其他人看到。 - 香茗:清香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