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臂登楼去却梯,乍谙情事齿还低。
孀姝曲巷新名左,国艳扁舟旧姓西。
髹鬓黑光全似镜,莲钩粉底不沾泥。
端详烛下分明甚,不是看花醉眼迷。

握臂登楼去却梯,乍谙情事齿还低。

孀姝曲巷新名左,国艳扁舟旧姓西。

髹鬓黑光全似镜,莲钩粉底不沾泥。

端详烛下分明甚,不是看花醉眼迷。

【注释】

  1. 握臂登楼:形容诗人在楼上手握栏杆。
  2. 去却梯:指离开楼梯或台阶。
  3. 乍谙情事:刚刚熟悉情感的事情。
  4. 孀姝:寡妇,特指独居的中年女子。
  5. 曲巷:弯曲的小路。
  6. 国艳:国色天香的美女。
  7. 扁舟:小船。
  8. 髹鬓:黑色的头发。
  9. 莲钩:梳妆用具,形状像莲叶。
  10. 粉底:化妆用的粉末底妆。
  11. 烛下:指蜡烛旁边。
  12. 分明:清楚明白。
  13. 不是:并不是。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一位独居寡居的妇女的同情和关怀。首句“握臂登楼去却梯”,描绘了诗人站在楼上,挥手告别的情景,暗示了他即将离开。次句“乍谙情事齿还低”,表明诗人刚刚开始了解情感方面的事情,感到有些困惑,因为通常认为年纪大的人应该更加沉稳和理智。第三句“孀姝曲巷新名左”,描述了这位妇女居住在一个弯曲小巷的深处,并且她的名字被命名为左边。第四句“国艳扁舟旧姓西”,提到了这位妇女曾经是国色天香的美女,而现在她乘坐的是一艘破旧的小船,姓氏也从西迁移到东。第五、六句“髹鬓黑光全似镜,莲钩粉底不沾泥”进一步描绘了她的形象,黑发如明镜,梳妆台上的梳妆用具没有沾染污垢。最后一句“端详烛下分明甚,不是看花醉眼迷”则表达了诗人在烛光下审视她的形象时,发现她的美丽并不如花一样娇媚迷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独居寡居妇女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