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常
“出廓送钱嫌不要,手提葼笠向庐山。”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智常的《万卷赞》,是全诗的开篇。 智常的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远离世俗喧嚣、独自前往庐山寻找灵感的场景。这里的“出廓”指的是走出世俗的樊篱,寻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送钱嫌不要”则表达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态度,对金钱的不屑一顾。而“手提葼笠向庐山”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准备踏上寻道旅程的情景,他手持斗笠,准备面对未知的挑战和困难
注释: - 牛皮:用皮革制成的。这里指鼓皮。靸(jiǎo):一种用皮革制成的鼓槌,用来敲打鼓。露柱:鼓面上露出来的鼓槌。啾啾叫:形容声音细小而连绵不断。 - 凡耳:凡人的耳朵。 - 诸圣:各种圣人。呵呵笑:笑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李贺的诗歌常常带有神秘色彩,充满了想象和夸张。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鼓声,表达了对普通人无法理解或感受到的事物的感叹。诗中的“牛皮”和“露柱”
归宗事理绝,日轮正当午。 自在如师子,不与物依怙。 独步四山顶,优游三大路。 吹嘘飞禽堕,颦呻众兽怖。 机竖箭易及,影没手难覆。 施张如工使,剪截成尺度。 巧镂万盘名,归宗还似土。 语密音声绝,理妙言难措。 弃个耳还聋,取个目还瞽。 一镞破三关,分明箭后路。 𢘟怜个丈夫,先天为心祖
牛皮靸露柱,露柱啾啾叫。 凡耳听不闻,诸圣呵呵笑。
出廓送钱嫌不要,手提葼笠向庐山。 昔日曾闻青霄鹤,更有青霄鹤不如。
智常是唐代诗人,他的诗作不多,仅有四篇被收录在《全唐诗》中。 信州贵溪人,他继承了慧能的衣钵,成为佛教禅宗的一位高僧。智常的生平并不为后世所知,但关于他的记载主要来源于白居易和李渤的交往以及他对佛理的探讨。智常与白居易有过交往,白居易在其贬为江州司马期间,曾前往庐山归宗寺拜访智常。这种交往表明智常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