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居仁
【注释】 超元弼:即王超元弼。 王道根基在自新:指王者的道,在于自我革新。 目下升高当远步:现在要努力向上,不可止步不前。 莫教对塔说相轮:不要像对着佛塔说“相轮”(佛教语,指佛法无边)那样空话连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的赠诗。诗人劝诫朋友要努力进取,不可满足目前的成就而停滞不前。 开头两句说:“功名不是吾儒事,王道根基在自新。”这是告诫友人,功名利禄并非儒生应追求的目标
注释:我之所以有今天,是天意让我拥有的。屋漏多惭,愧于自己生在这个世上。今后要事奉天命,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勤于修身养性,摒弃一切邪念和妄为,保持内心的真诚。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天命的敬畏和对人生价值的认识。诗人认为,他之所以有今天的境遇,是天意让他具有这个能力。然而,他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感到惭愧。因此,诗人告诫自己,今后要事奉天命,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勤于修身养性
注释: 别松江郡侯诸公:离别松江郡的诸位长官和各位朋友。侯,指封侯的贵族或地方长官;诸公,指同僚、朋友;松江,今属上海市,古时称松陵,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驷牡不遑王事盬:四匹良马拉的车驾,来不及去处理国家大事。驷马,四匹马驾车,古代以车为重,四马为良马。 野人归去白云闲:我就像一位隐居山林的隐士,回归自然,远离尘嚣。野人,指隐居山林的人,也泛指隐士。 人心万古同此理:人的心是永恒不变的
【注释】 案:书桌。壶:指茶壶。衔杯:即举杯,饮酒。行窝乐:闲适快乐的生活。灯花:元宵节燃放的彩灯上结出的花纹,比喻事物的偶然变化或出现意外情况。赏析:此诗以“偶成”作题,是诗人寓居他乡、寂寞无聊时偶有所感而写成的一首七绝。首句写书房中书多,所以眼也勤了。次句写无酒可饮,故懒于举杯。后两句写心虽闲,但并不觉得有什么可乐之处,而是以笑看灯花之偶然开花,暗喻世事变化之无常。全诗语言平淡自然,含蓄蕴藉
诗句 1. 颜渊刚且明,已私便可克。 - 颜渊: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 - 刚且明:形容颜回性格刚毅而清明。 - 已私便可克: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自私。 2. 曾氏极弘毅,战兢终易箦。 - 曾氏:即曾子,儒家思想家。 - 极弘毅:形容曾子极为坚毅。 - 战兢终易箦:在临终时仍然战战兢兢,最终安详地离世。 3. 中庸首谨独,屋漏无愧慝。 - 中庸:儒家重要概念之一,强调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皤矣庐州公,五十后相识。” - “皤矣”指的是年老的白发,用来形容叶太守的高龄。 - “庐州公”是对叶太守的尊称,表明他在当地有极高的声望和地位。 - “五十后相识”说明是叶太守五十岁后才与诗人相识,可能在此之前已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2. “晚知道义尊,不为功名役。” - “晚知道义尊”表示叶太守晚年更加注重道义和知识。 -
解析 1. 诗句与译文 - 我来游龟峰,䇄然在青苍:我来到龟峰,只见它青翠苍茫。 - 注释:龟峰,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境内,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区。这里指代了诗人游览的地点。 - 欲穷此理妙,应难尽其详:想要彻底理解这里的奥妙,实在是难以全部阐述清楚。 - 注释:这里的“此理妙”指的是龟峰的自然风光和其中蕴含的哲理,而“穷”和“尽”都是形容理解或掌握的程度
诗句解析及赏析 游卧龙庵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 - 注释: “庐山”指的是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一个著名风景区,以其秀丽的山水闻名于世;“奇秀甲天下”表明其自然景观极为壮丽和独特。这里的“作庐山游”意味着作者亲自前往庐山进行探索和游览。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之情,并预告了接下来的游历活动。 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 - 注释: “卧龙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 1. “茅庵似斗宽,亦喜堪容膝。” - 注释:茅草做的小屋像北斗七星一样宽广,也很高兴能容纳下我的双膝。 -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简陋住所的满足和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 2. “读罢更闲眠,养心宜静密。” - 注释:读完书之后,更觉得时间充裕可以悠闲地睡觉,养心应该保持安静与私密。 -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即事》中的一首。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表达了一种生活哲学和人生态度。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析: 1. 人心无物欲,随处皆天理: - 注释:人心中没有过多的贪欲,处处都是自然的、合乎道理的秩序。 - 赏析:这是对人性的一种理想化描述,强调了内心的纯净和对自然法则的顺应。 2. 在山则乐山,在水则乐水: - 注释: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从那里找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