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居仁
译文: 抱着膝盖坐在茅檐下,你就是世上的英雄豪杰;管教你得意时不失去萧何和曹参。 登上攀爬自有男子汉的志气,谁说只有龙门才自视过高? 注释: 1. 抱膝茅檐:抱着膝盖坐在茅檐下,形容隐居生活。 2. 世豪:世间的英雄豪杰。 3. 得志失萧曹:得到志向就会失去原来的贤人,这里指得到权力后可能失去初心与原则。 4. 登攀:比喻追求或努力攀登。 5. 男儿志:表示有抱负和理想。 6.
注释: - 万理具涵方寸内:万理,万事万物;方寸内,内心。这句话的意思是万事万物都蕴含在这方寸之地的内心之中。 - 只从此处作经纶:只,仅仅,此处指内心的方寸之地;作经纶,做文章、计划等。这里的意思是要在这里做出一番事业。 - 要知希圣无他法:要,必须;希圣,向往圣人;无他法,没有别的方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必须知道向圣人看齐是没有其他办法的。 - 去尽私心德自纯:去尽,除去;私心,个人的欲望和私心
【注释】 龟峰:位于浙江天台山。 泛舟反复:泛舟指泛船游览,复指往返多次。 吃尽:受尽,遭受尽。 劳扰:劳累,骚扰。 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起因。 差(chài): 差错,不完善。 【赏析】 首句“路达龟峰本不遐”,意思是说到达龟峰的路并不遥远。 颔联“泛舟反复傍溪涯”意思是泛舟游览了多次,沿着溪流的两岸走。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泛舟游玩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游赏山水时的愉悦心情。 颈联“如何吃尽多劳扰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自己对师门之学的领悟,后两句表达与吴先生再次相见的喜悦之情。 “数仞师门力学真”,意思是说学习老师(指王安石)的学问很认真、很刻苦。这几句是说自己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很多,并且自己也很用功。 “明乎庶物察人伦”,意思是说对万物和人伦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庶物”,泛指万物;“人伦”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对万物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理解
【解析】 “劳劳”指忙碌,“闲闲”指悠闲。“日月携书到处看”的意思是说,我像太阳和月亮一样带着书到处行走。“好是薰风惬人意”的意思是说,最美好的是那温暖的春风让人感觉舒适惬意。 【答案】 译文:我忙碌得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到处都携带着书籍,我享受着这美好的生活。 赏析:“又读书林闲”一句,点明自己是在读书之余才到林下散步的。“又”,副词,又;“读 书林”,指读书的地方,这里泛指书房。“闲”
注释: 次韵奉于先生:这是一首奉和诗,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之情。 事道拳拳数梦周:指对道的热爱和追求,如同数着梦中的周天一样。 好将仁义作居由:表示愿意以仁义为本,过一种清贫而高尚的生活。 他年慰满苍生望:指希望他年能够安抚广大民众的期望,实现他们的心愿。 野服黄冠任退休:表示愿意在退休后过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不受世俗的束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先生(或老师)的敬意之作
【注释】 1. 辋川:指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 2. 林公:唐初诗人林甫,字公绰。 3. 关闽:泛指南方。 4. 濂洛:指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 【赏析】 《偶成》是一首七绝,作者借写自己对竹子的爱好以及咏梅、问竹和对北方文化名胜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首句“看竹”表明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他不仅喜爱其清雅脱俗的品格,也喜欢欣赏竹子的形态
【注释】 东山书屋:作者家在苏州,故称“东山”。 旧趾(zhǐ):指读书的场所。 十年:十年辛苦读书的经历。 功难增:功业难以增长。 永叹(zhuàn):长叹息。 愚蒙:无知愚昧。 空数:白白地数算。华年:青春年华。深:长、久。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读书人对于读书和人生的看法。诗的前两句说,我读了许多书,为的是能够有所作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的抱负不能实现,我为此而感到遗憾。后两句则说
注释:在石泉边与先生璿兄戴子静一同游玩天气渐渐变得晴朗,凉风突然停息,雨滴也悄然散开。赐金田畔,指赐金田的田地。 听几声渔夫的笛声,让人感到心情宁静、清和。人意,人的心境。清和,宁静平和的样子。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自然景色和闲适愉快的游赏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以及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
注释:在四民(士、农、工、商)共同生活的环境中,农民的父亲从来没有一天是闲着的。我想他们穿着华丽的锦衣,享受着美味的食物,却不知道耕种和收割的艰辛有多么艰难啊。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对统治者的批评。诗人通过对比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统治者的奢华生活,揭示了社会不公的现象,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支持。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即希望统治者能够关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