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膝茅檐盖世豪,管教得志失萧曹。
登攀自是男儿志,谁道龙门特自高。
译文:
抱着膝盖坐在茅檐下,你就是世上的英雄豪杰;管教你得意时不失去萧何和曹参。
登上攀爬自有男子汉的志气,谁说只有龙门才自视过高?
注释:
抱膝茅檐:抱着膝盖坐在茅檐下,形容隐居生活。
世豪:世间的英雄豪杰。
得志失萧曹:得到志向就会失去原来的贤人,这里指得到权力后可能失去初心与原则。
登攀:比喻追求或努力攀登。
男儿志:表示有抱负和理想。
谁道龙门特自高:谁说龙门山特别高呢?用来形容自己的志向并不比别人高。
龙门:古代传说中的黄河上一座高山,常用来比喻高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坚守。诗人以“抱膝茅檐盖世豪”开篇,直接点出了自己隐居山林、不为世俗所动的决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接着,诗人又以“得志失萧曹”表达了一旦获得权力和地位后可能会失去初心,这反映了对权力的警惕和对道德坚守的强调。
在后半部分,“登攀”一词再次出现,与前文的“抱膝”形成呼应,表明诗人依然保持着向上攀登的意志和决心。而“男儿志”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显示了其坚定不移的精神面貌。最后两句“谁道龙门特自高”更是反问,暗示了自己的志向并不比其他人低下,进一步凸显了自己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个人志向的坚持,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同时,诗中的反问句式也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