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居仁
【注释】终始:始终,始终如一。幽明:指生死或天人之际。 士林:读书人的群体;亦指士大夫。 午风亭上:即午峰亭。午峰亭位于今浙江余姚市梁弄镇。 玉湾:山名。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境内的西源江上游。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李大章写的挽辞。首联写李大章一生儒业有成,死后却不得安葬,生前身后反差之大,令人叹惋。颔联以“午风亭”和“西源江”作比,赞颂李大章高洁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风貌
注释:五老峰南鹿洞前,和风满袂暮春天。道随日用无他慕,何独当年点也贤。 五老峰位于江西省庐山西北的香炉峰顶、五老峰之南,因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位仙人在此炼丹而得名。鹿洞是唐代李渤(一说李渤曾隐居此地)读书处。此诗以五老峰南的鹿洞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和风满袂暮春天。和风:指春风,春风拂动诗人的衣袖,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暮春:指的是春季将尽之时,即农历三月
诗句如下: 游孺子亭,汉竖当年不可维,先生明智已先知。 译文: 在游历孺子亭时,我感慨古人的英明与睿智。当年的汉代君主,其决策和行为都显得如此明智和睿智。而如今我们却无法效仿他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来表达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的赞美,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忧虑。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人们能够学习古人的智慧,做出正确的决策
《赠李大章》是明代诗人胡居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 首句“春日载阳贫病减”:描述了春天的阳光和诗人自身的贫困与疾病,都随着春天的到来而有所减轻。 - 次句“抠衣直访郑公乡”:表达了诗人为了拜访友人而穿上衣服,直接前往朋友家的意思。 - 三句“几年不带看花眼”:暗示了诗人长时间没有观赏花朵,以至于眼睛变得不那么敏锐了。 - 末句“始向东风识海棠”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三峡的涧头,一块巨石上枕流石。字上有枕流的历史遗迹。这枕流石一枕就是千年,清流从石头下流过,日夜不息。 注释: - 枕流石:指一块巨石上的岩石,上面刻有“枕流”二字,意为古人在此休息、思考。 - 三峡涧头:指的是长江三峡中的一个小溪或山涧。 - 眠巨石:指这块巨石上有许多洞穴可以供人睡觉。 - 字有枕流留古迹:这里的“字”指的是刻在石头上的字,而“枕流”则是指古人在这里休息
【注释】 范氏当年建义庄,君家肯与续遗芳:意指刘吏部在范氏的基业之后,又建了义庄。 信知积善功夫久,致使传家庆泽长:意思是信知道积累善行需要时间,所以才能使家族世代昌盛,得到恩惠。 【赏析】 《赠刘吏部建义庄》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赞美刘吏部在范氏基业之后又建义庄,来赞扬其继承先辈事业的精神。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前辈先贤的敬仰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卧病归舟越水浔”意思是:卧病在床却回舟过河,越过水边小洲。“振当今”:使当今受到风教。“只喜”:只欢喜。“若翁”:指作者自己。“忧世心”:忧虑天下人的心。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这首诗写诗人卧病在床而回舟过河,越过水边小洲的情境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一是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时代的深切关怀;二是表现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和关心。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蕴深刻。
诗句原文: 不道吾心识未真,妄将指点误傍人。 译文解释: 不道吾心识未真,妄将指点误傍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的内心对于事物的认知并不完全真实,因此我在指导他人时,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错误理解而误导他们。这里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即我们应该先确保自己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然后再去指导他人。 注释关键词和释义: - 不道:不知道,不了解。 - 吾心识未真:我自己内心的认识并不是真实的。 -
夏日即事 绿树阴中日正长,黑甜人世在羲皇。 有朋时共谈今古,漫说伊周治世方。 注释: 绿树阴中日正长,黑甜人世在羲皇。 绿树:形容树木的绿色。 阴中:在树林的遮蔽下。 日正长:太阳正好,阳光明媚。 羲皇: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伏羲氏,这里泛指远古时代。 有朋:朋友。 时共谈:时常共同谈论。 今古:古今,指历史上的今天和过去的今天。 漫说:随意谈论。 伊、周:指周朝的两个重要历史人物,伊尹和周公旦。
注释与赏析: 1. 叹雉死: - 译文:感叹野鸡的死亡。 2. 汝能耿介全天性: - 译文:你(野鸡)能够保持其高洁的本性(即正直、纯洁)。 3. 竟日凄凉感慨深: - 译文:整天都感到凄凉,心中充满了感慨。 4. 始识先王真礼意: - 译文:才意识到古代君王对动物真正的尊重和爱护。 5. 男儿安敢负斯心: - 译文:大丈夫怎么敢违背这份心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野鸡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