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詹
题第五司户侍御 曾称野鹤比群公,忽作长松向府中。 骢马不骑人不识,泠然三尺别生风。 诗句解析 1. “曾称野鹤比群公”:诗人通过比喻,将司户侍御比作一只自由翱翔的野鹤,象征着其高洁的品质与超脱世俗的态度。同时,“群公”则暗示了他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 2. “忽作长松向府中”:这里的“忽作”,表达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或成就,而“长松”则暗喻这位司户侍御在官府中如同参天大树
诗句原文: 心诵阴符口不言,风驱千骑出辕门。 孙吴去后无长策,谁敌留侯直下孙。 注释解释: - 心诵阴符口不言:“心诵”指内心默念,“阴符”可能是指一种秘而不宣的兵法或策略。这里的“口不言”表示在言语上不显露,可能是为了保持战略的高度机密。 - 风驱千骑出辕门:形容军队迅速而有序地从营门出发,象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迅速的行动力。 - 孙吴去后无长策:“孙吴”指的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和吴起
这首诗是诗人在梁州回途中途经骆谷时,见到野果而想起了闽中好友,于是采摘下来赠送给洪孺卿。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思念之情和对友情的珍惜。 青苞朱实忽离离,摘得盈筐泪更垂。 【注释】:青苞、朱实,指的是野果的颜色。离离,形容野果颜色鲜艳,引人注目。盈筐,装满了筐子。 上德同之岂无意,故园山路一枝枝。 【注释】:上德同之,指与朋友共同分享这些野果。岂无意,表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故园山路
【注释】 出:离开。翛(xiāo)然:形容洒脱,不拘泥。领得:领会,理解。入时魂:指懂得时务的本领或才能。三不曾闻:意谓自己从未听说过。古老言:老辈的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以“北客”自喻,表达自己离开四川后,对家乡、故土的眷恋之情和对前途的忧虑与不安。 上片写诗人辞别蜀地,离乡赴任的情景。“北客今朝出蜀门”,点明送别的地点。蜀门即四川成都之东门,因是蜀郡之大门,所以称蜀门
睹亡友(其一) 旧友亲题壁上诗,伤看缘迹不缘词。 门前犹是长安道,无复回车下笔时。 注释: 1. 旧友亲题壁上诗:指旧友在墙壁上题写的诗句。 2. 伤看缘迹不缘词:意译为看到这些诗句,感到悲伤的是文字的痕迹,而不是诗句的内容。 3. 门前犹是长安道:指诗人的家门口仍然保持着长安城的道路。 4. 无复回车下笔时:意译为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回到门口停下来写下诗句的时刻。 赏析:
【注释】 南山:指终南山,位于陕西西安东南。石臼岭头:即今陕西省长安县的石砭峪口。严仆射:指严挺之,字正臣,曾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等职。这首诗是作者任中书舍人时写的。 【赏析】 首联写诗人登上石阶山巅,俯瞰千仞悬崖,远望浮烟四起。颔联写诗人回望所到之处,因高而沾恩,故能认出梁州日落之处。颈联以景结情,表达了对严仆射的一片忠心。全诗以鸟瞰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与豪气
【解析】 题中“南”应是“北”的误字。 【答案】 译文:从北向南走,只隔了短短的距离,就到了北方。从南向北走,一步迈过了南方,就到了北方。在烟云缭绕的地方,我站在蜀客秦人之间,他们彼此思念着对方,各自伤心。注释:斯须:片刻;帝乡:天帝所居之处;悠悠:遥远而漫长
【解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与好友相会的情境,“偕行那得会心期”是说诗人和朋友在建溪相遇,却未能及时相见,只能以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颔联“先者贪前后者迟”,意谓先前之人急于见面,而后来之人则因时间关系而迟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遗憾之感。 【答案】 译文:我们一同来到建溪等待陈诩,却因为时间的原因不能相见,只能借助书信来表达我们的思念。早来的人急于要见面
【注释】 元日陪早朝:在新年元旦那天陪皇上上朝。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斗柄东回岁又新:北斗的柄星指向了东方,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斗柄指北斗七星中斗柄所指的方向。 邃旒南面挹来宾:长长的冕旒(帝王戴的一种礼帽)向南面对来客。邃,通“邃”深长的意思。 和光仿佛楼台晓:好像和煦的光芒照耀着楼台。和光,阳光明媚的样子。仿佛,像。楼台,这里泛指宫殿、官舍。 休气氛氲天地春:好像温暖的气候使天地都充满了生机
论兵去商虐,讲德兴周道。屠沽未遇时,岂异兹川老。 解析: - 论兵去商虐:这里的“论兵”可能指的是讨论军事策略或战争,而“去商虐”则意味着通过军事手段去除商朝的暴政。 - 讲德兴周道:这里的“讲德”可能是指宣扬道德和仁义,而“兴周道”则意味着通过道德教化来复兴周朝的政治和文化。 - 屠沽未遇时:这里的“屠沽”可能指的是屠夫和卖酒的小商人,而“未遇时”则暗示他们在当时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