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民
吊李白 采石山头秋月明,姑熟堂下秋水清。 可恨世人皆捉月,如何偏解溺先生。 注释: 1. 采石山头秋月明,姑熟堂下秋水清。——指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晚年在安徽宣城的采石寺和姑熟的南塘创作诗篇时的情景。 2. 可恨世人皆捉月,如何偏解溺先生。——感叹世上的人只知道追逐名利,却不懂得欣赏和理解真正的文学艺术,尤其是对于李白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
注释:我才能平庸,个性懒散,只是一个小官。整天沉浸在尘埃之中。怎么才能得到归去的机会呢?如果能和你同享宁静的生活,一起吟诗作赋,那该多好。 赏析:此诗是杜甫对隐居山林之士的赠诗,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无奈与寂寞。首联直接点出自己的性格特征,才疏性懒一微官,终日沉埋尘土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失望情绪。颔联通过想象来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注释】 马头:指故乡。匝三千里:绕行三千里,意谓离家已久。故国:旧时称自己的祖国。轻抛:轻易抛弃。二十春:二十个年头,意谓离家二十年了。青山:指家乡的山。双鬓白:两鬓如霜。长盘岭:在今湖南沅陵县西。见乡人:见到故乡的人。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游历湘西期间。“马头”句写远别,“故国”句写近思,“一片”与“双鬓”两句写乡思。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原文: 初投旱海戈,忽整潇湘枻。彭蠡镜中行,洞庭天外倚。 注释解释: - 初投旱海戈:这里的“旱海戈”可能象征着在艰难环境中的奋斗与坚持。 - 忽整潇湘枻:潇湘是湖南的两条重要河流的名字,这里用“枻”即船桨来比喻,意味着突然改变方向或态度。 - 彭蠡镜中行:彭蠡湖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湖之一,以镜子般的水面和宁静的环境著称。在这里,“镜中行”可能表示心境上的平和与超然。 - 洞庭天外倚
【注释】 ①长安:唐都城长安。陌:街。泾渭:指泾水和渭水,两条河流在长安汇合。坐隅:指居处。 ②宦游:为官在外。 ③四:四次,多次。 【赏析】 这是一首自叙诗,作者以“北归”为线索,追忆自己十年来四处宦游的经历。 首联点出自己原籍长安,因“泾渭交流”,故居地偏僻。 颔联说自己虽然宦游四方,到处为官,但毕竟有一处可以安身立足之地,即家乡长安。 颈联说因为长安是自己的故乡,所以即使再过洞庭湖
【注释】 白鹭:即苍鹭,一种水鸟。 双飞:成对飞行,指成对飞翔。 女墙:古代城墙上的一种矮墙,多用砖石、青砖砌筑而成。 两行:指高高的柳树排成的行列。 斜阳:夕阳。 荷花:水生植物,花大而圆,有白色、粉色、红色等,供观赏和食用。 都无主:没有主人或没有归处。 闇(ān)里:昏暗的地方。 风飘:微风吹动。 入袖香:指荷花香气飘入衣袖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绝诗
越客思归黯不平,闲持长笛写秦声。 越客:指作者自己,因为家住在越州。黯平:形容心情沉重、忧郁。 闲持:空闲时拿着。长笛:一种横吹式乐器,比竖吹的短笛大。秦声:秦地的音乐。 羡君气海如斯壮,博我词锋莫敢争。 气海:比喻心胸宽广像大海一样。 博我词锋:用我的词藻来和您较量。 江上梅花开又落,陇头流水咽还惊。 江上梅花:指的是江南的梅花。陇头流水:陇山之巅的流水。 江上、陇头都是泛指
【释义】 月台:古代帝王或贵族在宫廷中的平台。常指宫观、楼台等。使君,这里指刺史,即地方长官。樽,酒器。何须:何必。待月上,等待月亮爬上天空。日暮:傍晚。便:就。登台:登上台去。赏析: 明月光常满,使君樽屡开。 月光明亮照耀着大地,使君的酒杯频频打开。 这是写诗人登临月台,饮酒赏月的愉快心情。“明月光”,以景起兴,写月光普照大地,渲染出宁静、祥和的气氛。“明月”与“常满”相对应
【注释】 1.卧治斋:作者自号卧治斋。 2.为治固有术:治理国家的方法自有其道理,指治理国家要有方略。 3.公卧有人立;公: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公卧:指在卧室中。有人立:有侍候之人。 4.直须紧闭关:紧闭:关闭。关:门户、门窗。 5.勿使庞公入:庞公:指庞德公(庞统),三国时襄阳人,刘备的谋士。不要让他进入卧治斋,即不要让他来干扰。 【赏析】 《卧治斋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此诗以“卧治斋”为题
注释:魏文贞公的旧宅,破败不堪但人烟稀少。柴门半掩,春天时草长得特别茂盛。村里的孩子没有文化,只会在田地里耕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魏文贞公庄时所作,表达了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句“过魏文贞公旧庄”点明题意,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接着两句描绘了庄内的景象,破败的屋子、稀少的人烟、茂盛的春草,都给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感觉。最后两句则转向庄内的人物,孩子们虽无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