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
【注释】: 盛德好生,网开三面。 网罗广布,包容一切,恩惠遍及。 明视标奇,昌辰乃见。 目光如炬,洞察秋毫,识别贤能。 育质雪园,沦精月殿。 孕育英才,成就大业,精神升华。 著于乐章,色含江练。 音乐传扬,色彩斑斓,令人陶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之第五盏《玉兔》的情景,表现了皇帝对贤才的赏识和关爱。 “盛德好生,网开三面。”表达了皇帝的宽容与仁爱
诗句释义: 1. 尧天协纪:此句意指尧天的治理与纪年法相协调,意味着尧的时代是和谐的。 2. 舜日扬光:此句意指舜日(舜帝的统治时期)照耀着光辉,强调了舜帝时代的繁荣与光明。 3. 淑慎尔止:此句意为谨慎地停止你的行动,强调了行为的规范性和慎重。 4. 率由旧章:此句意为遵循传统的规则和规章,强调了遵守传统的重要性。 5. 佩环济济:此句形容佩戴饰品的人群众多,体现了场面的盛大和尊贵。 6.
【注释】 1. 煌煌:形容光华照耀的样子。 2. 茂英:茂盛的树木。 3. 不根而生:不依赖土壤,自然生长。 4. 蒲茸:一种草。 5. 夺色:夺去颜色。 6. 铜池:铜制浴盆或水塘。 7. 晨敷:清晨时展示。 8. 表异:显示不同寻常的特点。 9. 三秀分荣:三次绽放,各展其美。 10. 书于瑞典:将这美好的事物书写在瑞典的土地上。 11. 光我文明:照亮我们文明的道路。 【译文】
【注释】 淳化:宋太宗年号。朝会:皇帝与百官相见的典礼。《诗经·小雅·采薇》“夙夜在公,维此王季。”郑玄笺:“王季,文王也。”《汉书·礼乐志》:“王季享于明堂。”孔颖达疏: “谓文王之时,王者享之。”《尚书大传》:“文王受命,治世二十有三年,而天下和平。”《周易·文言》:“万国咸宁。”《史记·历书》:“天正纪节。” 【赏析】 此诗作于淳化二年(991)二月,时值太宗即位之初
淳化年间皇帝举行盛大的朝会,共有二十三位诗人参加。皇帝亲自举杯用《祥麟》来赞美他们。 圣皇治理天下,仁爱之兽彰显其德。 在郊野祭祀,献上贡品以祈求吉祥;游祭四方,呈现吉祥之兆。 星辰运转,草木生长,一切都安然无恙。 记录奇闻异事为信史,登歌歌颂太平盛世
【注释】《嘉安》:乐府旧题,内容多是歌颂帝王的功德。 明明:光明照耀。 礼文:礼仪、文章。 矧(shěn):何况。 云施:布云。称民:百姓得以承蒙恩惠。物产:物产丰富。滋殖:滋生繁殖。 嘉:美好。惠和:恩惠和顺。 罔有终极:没有尽头。 【赏析】 这首诗歌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创作的一首乐府诗,题目为“五龙六首”,其五即《嘉安》。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计24个字。诗歌以明君为主题
【注释】 舜韶:《尚书·益稷》中说:“帝舜时,音乐有《大濩》,舞蹈有《大韶》,歌唱有《大夏》,吹笛有《箫韶》。”这里借指舜时的音乐。 尧酒:尧时的酒器“觞”盛满美酒,泛指美酒。 皇情载怿:皇帝的心情非常愉快、高兴。 洪算:伟大的谋略,也作“鸿算”。 基隆:基础稳固。 郏鄏:古国名,春秋时在今河南省境内,周武王灭之后,封其弟姬虞于此,都邑在今河南禹县。 陶唐: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唐尧的别称。 山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表达和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诗作进行赏析,包括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答题时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分析,既要答出诗句的含义,也要答出诗句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最后再联系全诗分析其作用。 “圣德昭宣”句
【注释】 天德:指上天的恩泽。冥应:暗中感应。仁泽载濡:恩惠广泛如水。其甘如醴,其凝若珠:它的香甜味道像甜酒,凝结如珍珠。云表潜结:云中隐隐地结成。颢英允敷:光明照耀着大地。降于竹柏:降临到竹子和柏树。永昭瑞图:永远显现出吉祥的图案。 【赏析】 此词为第二盏《甘露》乐章。全词描写甘露降临的景象,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上片开头两句“天德冥应,仁泽载濡。”写甘露降临天地,是上天对人间仁德的响应
嘉禾,象征丰收的庄稼,这里指农作物,特指稻谷。 合颖:指禾穗弯曲成合拢状。 异标南亩:指禾穗长在南方的田里(南方是古代中国的五方之一)。 瑞应西成:指收获季节在西方。 德至于地:指谷物生长得很好,收成很好。 皇祇:古代帝王自称。 效灵:表示感激和敬仰。 和同之象:和谐一致的景象。 焕发:光彩四射、生动活泼的意思。 祥经:吉祥的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