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
【注释】 1. 祭祀时恭敬整齐,神灵形象专一而精诚。 2. 在太室前进行沃洗,表示洁净的诚心。 3. 祭器里盛满酒,祭礼完备。 4. 祭祀延续不断,好像小土山一样高。 5. 祭祀延续不断,好像大土山一样高。 6. 祭祀延续不断,好像山丘一样高。 7. 祭祀延续不断,好像土山一样高。 8. 祭祀延续不断,好像高山一样高。 9. 祭祀延续不断,好像丘陵一样高。 10. 祭祀延续不断,好像平原一样广。
【注释】 1. 酌献:向神行礼,献上酒食。雍安:《周颂·大雅》篇名。 2. 燕飨:宴享,设祭以供祭祀之礼。专精:专心致志。 3. 大磬:大磬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石或铜等制成。列:排列。 4. 槱燎:指在庭院里焚烧柴草以驱邪气。 5. 娭:同“怡”,快乐。听:欣赏音乐。 【赏析】 此诗为绍兴祭风师六首之一,作者陈淳(1480-1544),字子静,号一峰,又号石斋,浙江绍兴人。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雨师雷神七首 其三 奠币用《容安》》原文如下: 霈兮隐兮,蹶其阴威。 相我有终,胡宁不知。 我币有陈,我邸斯圭。 岂维有陈,于以奠之。 诗句注释与赏析: - “霈兮隐兮,蹶其阴威”:“霈”意为广大、丰盛,而“隐”则表示隐藏或不显山露水。整句诗表达了一种神秘而威严的气氛,如同雨水的磅礴和雷电的威猛,难以捉摸却又无处不在。 - “相我有终,胡宁不知”:这句诗传达了对长久相伴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出自《雨师雷神七首》,其五描述了雨神在祭祀仪式中的献酒环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瞻彼南山:诗人站在南山前,仰望着那巍峨壮观的自然景色。 2. 有虺其出:山中忽然冒出一股热气,就像蛇一样。 3. 维蛰之奋:那些蛰伏的动物们被热气唤醒,开始活跃起来。 4. 维疠之息:同时,那些疾病也随着这股热气而消散。 5. 眷焉顾飨:诗人怀着敬意,向这些自然的恩赐表示感激。 6.
【注释】 亚、终献:古代祭祀时,由东面的人向神主行礼,称“亚”;由西面的人向神主行礼,称“终献”。 作解之德:指能为百姓解除疾苦的恩德。 形声一兮:形体和声音都一致。 爰(yǎ):于是。 酌(zhú)则三兮:饮酒时取用三次。 我兴有假:我的祭祀是临时兴起,不是长久的私事。 云胡:哪里。 下土是冒:天下的人都在承受着你的恩泽。 庶(shù):众。 远而:遥远地传达。 赏析:
【注释】 初献盥洗、升降用《钦安》——在祭祀前,先进行盥洗和升堂仪式。 言言祠宫,爰考我礼——祭祀时,要反复地思考我们的礼仪。 维西有罍,维东有洗——祭器中,西边有樽,东边有洗。 爰洁爰涤,载荐其醴——用洁净的水来冲洗器具,然后斟满酒献给神灵。 神在何斯,匪远具迩——神灵在何处呢?虽然遥远却并不疏远。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雨师雷神七首·其二》,全诗以《钦安》为题
【注释】 1. 雨师:主管雨水的神灵。位酌献:古代祭祀时,主祭者在祭祀前要斋戒沐浴,准备酒肴等供品,向神表示敬意,称为“位酌献”。 雍安:指《周颂·雍》和《商颂·那》。这里用作诗歌的韵律名称。 2. 裔裔:众多的样子。缕:细丝。 3. 载霪(yín)载蒙:连绵不绝的样子。 4. 无简我觞(shāng):不要简化我的酒杯。简,同“减”,减少的意思。觞,一种饮酒器具。 5. 无怠我俎(zǔ)
绍兴祭风师六首 其二 初献升降、盥洗用《钦安》 神哉沛矣,厥灵载扬。扬灵如何,剡剡皇皇。我其承之,绳绳齐庄。往从郁人,爰侠斯芳。 注释 神哉沛矣: - 解释:“真是伟大啊!”表示对神灵的赞美和敬畏。 - 关键词:沛(丰富) 厥灵载扬: - 解释:“它的力量得以显现。”形容风师的神威无处不在。 - 关键词:厥(其)灵载扬 扬灵如何: - 解释:“风师的力量是如何
【注释】 ①荃(qún):通“荃”,香草,这里指香客。②禗(yì):同“悒”,忧闷的样子。③横:纵横交错的样子。④蹇(jiǎn):穷困,不顺。⑤𢥞𢥞(xiān yù):形容心里忧虑不安。 【赏析】 《绍兴祭风师六首》是南宋诗人陆游所写的一组诗歌,共六首。此为其中第六首,写送神时的感慨与哀伤。 首联两句诗,写送神时的情景和心情。“荃其止乎”意为送神的仪式结束之后,祭祀者将返回家中。“荃”,即香客
【注释】 1. 绍兴祭风师六首:《全唐诗》存其五。 2. 亚、终献:指祭祀时在最下位的献酒和献上最后一样祭品的人。 3. 礼有三祀:按礼仪,祭祀有三种不同的仪式,即大飨礼、中享礼和小祀礼。 4. 仪物视帝:指祭祀所用的器物和食物等,要与帝王相配。 5. 神临消摇:神灵降临,使风调雨顺。 6. 跛倚:跛行,行走不稳的样子。 7. 重觞载申:多次斟满酒杯。 8. 百味孔旨:各种美味都恰到好处。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