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
【注释】明道:宋真宗赵恒年号,真宗曾以明道为年号。文舞:指文德、礼乐之教。武舞:指武功、征伐之业。奕:盛貌。有奕,犹言盛大。交相:互相交错。周旋:动作。合度:合乎规范。福禄:幸福和俸禄。 【赏析】此诗咏明道年间举行先农祭天礼时,文武官员的服饰仪容及舞蹈动作的规范与要求。 第一句说羽葆(一种古代华美的旗饰)上文德武德之教盛,武德之教盛。 第二句说羽葆下垂,文、武二教互相交错、互相辉映。
第一句:歆我嘉荐(歆,通“欣”,喜悦;嘉,美好;荐,祭品) 第二句:锡我蕃禧(锡,赐予;蕃,多;禧,福) 第三、四句:多黍多稌,如京如坻(黍,黍谷;稌,稻谷;京,高大的土堆;坻,水中的小岛) 注释:这首诗是明道皇帝在祭祀先农时所赋的《正安》乐章。明道皇帝希望上天能赐给丰收的吉祥。他向神明献上美好的祭品,希望从神明那里得到更多的喜悦和福分。他祈求天帝赐予更多的谷物
【注释】: 雍熙享先农六首馀同祈谷 其四 亚献用《正安》:这是祭祀先祖农神的第六首歌,其余同祈谷之歌,第四首是祭礼中的亚献。 歆(xīn)兹(cí):享受。歆,喜欢。兹,这。 应(yìng):应和,相合。 【赏析】: 这首诗是祭祀先祖农神的歌中的最后一首。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对农业丰收的渴望,表达了自己对农业的关心之情。 “祀惟古典,食乃民天。”这句诗的意思是:祭祀遵循古代的传统,食物就是人民的天
【注释】 “稼政之本,民食惟天”:这是说农政的根本是百姓的衣食。 “甫田兆岁,后稷其先”:这里指周文王时有后稷教民耕种,开始耕种土地,兆示丰收之年的到来。 “灵坛既祀,黛耜攸虔”:祭神的坛子已设好,黛色的犁具也已准备好。 “乃圣能享,亿万斯年”:只有像尧舜禹这样的圣人才能享受这种祭祀,希望他们长寿,万年万代。 【赏析】 这首诗以《静安》为题,意即《静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题材
第一句“将迎景福,乃荐嘉牲”:即将迎接美好的福气,于是献上美味的祭品。 第二句“籍于千亩,用此精诚”:在广阔的田野里祭祀,用这诚挚的心意。 第三、四句“奉俎用《丰安》”:捧着祭器,使用《丰安》。 第五、六句“神功惟帝力,万国尽臣妾”:神灵的伟大功效,是上天的力量,各国都成为您的臣民和仆从。 赏析:这首诗是明道皇帝为祭祀先农而作,表达了他对于农业的重视以及对先农功德的赞美
【注释】 阴:幽暗。冥:昏昧。正命:正当的天命。祀事:祭祀之事。蠲(juān):清除。其:指神。临:降临,来到。归:归宿。亿万斯年:亿万年。 【赏析】: 此诗是《雨师雷神七首》中的第七首,写送迎送雨神和雷神的情景。 开头两句“阴旄载旋,鼓车其鞭”,写迎神。阴旄,即牦牛,古代祭天时用牦牛作礼乐的乐器。这里指牦牛旗。载旋,载着转回,指迎神队伍返回。鼓车,古代一种有帷幕的车,用以载乐器和歌舞人员。鞭
【注释】 雍熙:盛大和美。享:祭祀。先农: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耕种。九谷:谷物的代称,泛指各种粮食作物。灵坛:祭祀用的祭坛。致享:举行祭祀。良耜:耕田用的木制犁。陈仪:陈列礼仪。吉日:吉祥的日子。纯熙:美好的时光。乐:音乐。格思:感格神灵。神其格思:希望神灵能被感召而降临。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时诗人李峤的作品。全诗四句,内容上是写皇帝到先农坛去祭祀先农的盛况,但诗中却蕴含着对农民辛勤耕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仔细阅读全诗,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词语,并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雍熙享先农六首馀同祈谷”:祭祀先农的典礼已经结束,剩余的仪式与祈求丰收的祭祀相同。雍熙是祭名,先农是皇帝亲自祭祀的名,此指天子亲自祭祀先农之礼,即躬亲耕藉田。“飨”,通“享”,“享”指祭祀。“余同祈谷”,其余的仪式与祈谷祭相同。“谷”,谷物。此处指祈求丰年。 “亲耕展祀
【注释】 式:通“拭”,擦拭。陈:陈列。芳荐:香献,祭祀用的祭品。爰:于是,就。降鉴:俯察人间。永福:永远享有幸福。黎氓:百姓。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雍熙享先农六首》之一。全诗写祭祀先农时虔诚肃穆的情景。 首联写祭祀先农时的虔诚肃穆。首句“式陈芳荐”,指以美物来祭奠先农;第二句“爰致虔诚”,即用恭敬虔诚的心态来祭祀先农。 颔联写祈谷的祷词:“神其降鉴,永福黎氓。”祈祷神灵降临
【注释】 1. 祭祀时恭敬整齐,神灵形象专一而精诚。 2. 在太室前进行沃洗,表示洁净的诚心。 3. 祭器里盛满酒,祭礼完备。 4. 祭祀延续不断,好像小土山一样高。 5. 祭祀延续不断,好像大土山一样高。 6. 祭祀延续不断,好像山丘一样高。 7. 祭祀延续不断,好像土山一样高。 8. 祭祀延续不断,好像高山一样高。 9. 祭祀延续不断,好像丘陵一样高。 10. 祭祀延续不断,好像平原一样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