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
【注释】: 风雨时若,自天降康。——风调雨顺(时若)降临人间,带来吉祥如意(降康)的景象。 稼穑滋殖,自神发祥。——庄稼茂盛生长,是神灵的赐福和恩泽。 谷我妇子,丰年穰穰。——为我家老小提供丰富的粮食,让丰收年景到来。 报本严祀,齐明允臧。——祭祀祖先,表达敬意,让子孙后代继承美好传统。 【赏析】: 这是一首祭祀诗,歌颂了天地神灵的恩德,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年景的期望。全诗语言简洁明了
【注释】 地载万物,民资乃功:大地承载万物,人民靠它生存。 报本称祀,太稷攸同:报本祭祀,是太社、太稷的共同任务。 礼乐既备,讫埋愈恭:礼仪与音乐都已完备,祭祀时更加恭敬。 神其降嘏,时和岁丰:神灵降福,时令和谐,丰收年景。 【赏析】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望瘗用《正安》 这是一首祈求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的祷词,反映了古代人民祈盼丰收、和平的美好愿望。 首句“地载万物
【诗句】 封土崇祀,有烈在民。 千载不昧,福此人群。 洗爵奠斝,有酒其芬。 神具醉止,恺乐欣欣。 【译文】 祭祀土地以尊崇之礼,英烈之志昭示于世。 历经千年仍光辉照人,恩泽广布惠及众生。 洗净酒杯斟满佳酿,香气四溢令人陶醉。 神明已醉心满意足,众人欢声笑语盈盈。 【注释】 - 绍兴:南宋都城,位于今天的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 祀:祭祀的意思。 - 太社:古代帝王祭祀土地神的场所,也指土地神。
【注释】 嘉:美。气:指秋气。叶气:秋季的气候。嘉生:美好的收获。年谷:谷物。顺成:顺利成熟。万亿:极言多,一万亿。秭:一种古代长度单位。如坻如京:比喻丰收的景象。坻是土山,京是土堆。奉时:遵循季节。犉(yún)牡(mǔ):祭祀用的牺牲。犉,公牛。告于神明:向天地神明报告收获。歌此良耜:《诗经·周南·甫田》中的篇名,这里泛指歌颂农业劳动。于昭德馨:使美德发扬光大。 【赏析】 这首诗是绍兴祀太社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彻豆用《娭安》 报本之礼,载于甲令。 灵坛昭告,神既来听。 彻彼豆笾,精诚斯罄。 实惟丰年,农夫之庆。 注释: - 报本之礼,载于甲令:报本之礼是指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仪式,甲令是对这一仪式的规定。 - 灵坛昭告,神既来听:在灵坛上向神灵宣告祭祀的目的,神灵因此被请到现场听取。 - 彻彼豆笾,精诚斯罄:清除了用来盛放食物的豆和筐子,表明已经将全部的诚意都倾注在祭祀中。
【注释】: 迎神用:迎接神祇的祭祀仪式。 国主社稷,时祀有常:国家主持土地和谷类等重要农作物的神祇,每年祭祀都有固定的礼仪程序。 肃若旧典,报本不忘:严肃庄重如同过去的礼仪,不忘根本。 粢盛丰洁,歌吟青黄:祭品丰盛洁净,歌唱赞美谷物的颜色。 尊神倏来,百物宾将:尊贵的神祇忽然降临,各种物品都来参加。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绍兴祀太社太稷而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注释】 1. 神地之道:指天地间存在的法则。 2. 粒食有先:指农事开始时,首先要祭祀神灵和土地神。 3. 岁谨祈报:在每年开始时,恭敬地祈祷并报告一年的收成。 4. 礼严豆笾:在祭祀活动中,用豆和笾(祭器)来盛放食物进行祭献。 5. 降登祼荐:指祭祀时,从高到低依次进行祭品的奉献。 6. 罔或不虔:没有一个人不虔诚。 7. 以似以续:意思是通过这些仪式来延续下去。 8. 宜屡丰年
注释: 嘉承天和,黍稷翼翼:赞美上天的恩泽,黍稷丰收。 默相农功,繄神之德:默默观察农民的劳作,感激神灵的帮助。 俎实牺牲,旧章是式:祭品中摆放着祭祀用的牺牲,遵循古代的典规。 嗣有丰年,我庾维亿:祈求来年有好的收成,希望粮食充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祭祀诗,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神灵的感恩。诗人通过对黍稷丰收的描述,赞美了天赐的良田,也体现了对农人辛勤劳作的尊重。同时
【注释】 国主太祀:指皇帝祭社稷神。 稷司百谷:指稷掌管百谷,是古代对农业之神的称呼。 利毓惟均:百谷丰收,百姓富庶。 练日新吉:太阳在天空运行,每天都能见到美好的吉祥景象。 粢盛飶芬:祭祀用的黍稷等谷物香气四溢。 神燕娭矣:神灵非常高兴。 福此下民:保佑这些下民。 【赏析】 此诗写皇帝祭社稷神时所作的颂辞。开头两句,赞皇帝太祠社稷神;后六句,赞美皇帝为百姓造福。语言庄重典雅而不失活泼轻快
【解析】 本诗是绍兴祀太社太稷的《嘉安》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事和祭祀活动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 土神降临,举行祭礼,农事吉祥是祈求。 笾豆加篚,典礼有规。 惟此圭币,用来告敬肃祗。 神灵下降鉴察,赐给繁盛丰盛的谷物。 赏析: 这首诗以“土神降临”起兴,写祭祀的仪式。接着写“农事吉祥”,说明祭祀的意义。最后写“神灵下降鉴察”,祈赐丰收。全诗语言平实而庄重,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