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能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诗歌内容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注意要分析手法,然后分析效果。最后还要赏析诗句中运用的写作技法。 1. “玉楼春”:这是一首词作。“玉楼”是古代宫殿名,这里泛指高楼;“春”是季节,春天。 2. 注释:“年时”:一年之中;“醉倚”:倚靠在……上;“温温”:柔和的样子;“妒月”,形容月亮明亮
【注释】 玉楼春:唐教坊曲名。此调又名《玉树后庭花》、《玉女摇仙佩》、《秋夜月》。双调六十八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两仄韵、两平韵。 个人风韵天然俏:自己具有天生的美貌气质。 入鬓秋波常似笑:秋天的水波像笑一样流进发际。 一弯月样黛眉低:弯弯如新月般的眉毛低垂下来。 四寸鞋儿莲步小:穿着四寸宽的绣花鞋,轻盈地迈着莲花似的小步子。 绝缨尝宴琼楼杪
【解析】 题干要求对“玉楼春”逐句释义并赏析,此为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在读懂原诗、原词的基础上按要求作答。本词的注释在第一句中,第二句中的“探梅”“城门”,第三句中的“除是腾空君后到”,“立马三周黛佛头”,第六句中的“中路”都应加以解释。赏析要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来展开。 【答案】 ①首句点出地点和时间;②“霜风不动”表明天气晴朗;“晴明好”说明天气很好,适合赏梅
【注释】龙山:指汉文帝时,武帝登临的龙山。落帽:即“簪(zān)落帽”,古代文人戴冠帽,因秋风强劲,故把帽带子解下插在帽子上。天意:命运之意。□□:即“菊”字。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所作,写自己重阳节独对菊花而有所感。词中用典多处,但都紧扣着“重阳”这个主题,以古喻今,寓意深刻,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此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议论抒情。全篇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意境清幽,含蓄深婉
玉楼春·落花 【注解】 可怜:可爱。又:再次。江南景:指江南的景色。雨腻,雨打在花瓣上,使花瓣上的露水更黏稠了。风喧,风声喧哗。愁入暝:愁绪随着天色暗下来而加重。碧玉:形容女子的眼泪像碧玉般晶莹剔透。水边魂,指泪流满面的样子。绿珠,古代美女杨贵妃的代称。憔悴:瘦弱、衰弱。楼上影:指杨贵妃在楼上的身影。点点,飘飞的样子。随人:随风而逝。薄幸:薄情。相逢:相遇。怎忍:怎么忍心。年年:每年都。三月
玉楼春 · 题小竿岭今来古往吴京道,岁岁荣枯原上草。行人几度到江滨,不觉身随风树老。 蒲花易晚芦花早,客里光阴如过鸟。一般垂柳短长亭,去路不如归路好。 注释 1. 玉楼春:词牌名。 2. 吴京道:指古代通往京城的官道,即今天的京杭大运河。 3. 岁岁荣枯:年复一年,草木荣衰。 4. 蒲花易晚:指蒲苇花开时节较晚,也指人年纪渐长。 5. 芦花早:指芦苇开花较早。 6. 客里光阴:客居他乡的时光。
玉楼春 星河风露经年别。月照离亭花似雪。宝钗鸾镜会重逢,花里同眠今夜月。 月华依旧当时节。细把离肠和泪说。人生只合镇长圆,休似月圆圆又缺。 注释: ①玉楼春:词牌名,又名“木兰花”、“鹊踏枝”、“贺圣朝”。 ②星河风露经年别:银河、风露,指天上的星辰和云气,一年已过。 ③月照离亭花似雪:月光下照在离别的亭子上,花朵像雪一样白洁。 ④宝钗鸾镜:指妇女妆饰用的金银首饰,也泛指妇女。 ⑤人面桃花相映红
碧桃溪上蓝桥路。寂寞朱门闲院宇。粉墙疏竹弄清蟾,玉砌红蕉宜夜雨。个中人是吹箫侣。花底深盟曾共语。人生乐在两知心,此意此生君记取。 注释: 1. 碧桃溪:指的是桃花盛开的河流。 2. 蓝桥路:传说中通往仙境的桥梁,常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在一起。 3. 寂寞:形容环境寂静,无人声。 4. 朱门:红色的门,常用来指贵族或富贵人家的大门。 5. 粉墙疏竹:粉红色的墙壁和稀疏的竹子。 6. 弄清蟾
【注释】 江村:即指诗人所居的乡村。百六:指农历正月十六日。 风团:形容风势很猛烈。 阴阴巷陌:形容小巷中阴郁、阴暗的景象。 危栏:高高的栏杆。 羞燕燕:害羞的燕子不敢飞入庭院。 除却:除了。 【赏析】 这首《玉楼春》咏叹春光,抒发了诗人羁旅在外,思乡怀人的心情。首句写春景已过半;次句写池塘水满,春意盎然;三句写柳絮飞舞,春色无边;四句写雨后花香,依然浓郁。五、六句写闲庭幽径中所见景象
【解析】 本诗为词牌《玉楼春》的变体。此词咏史,借桃花湾马迹抒写作者对秦末群雄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感慨。上阕由桃花湾马迹引出“秦”字;下阕由桃花湾马迹引出秦政,并以此引发对秦事的评论。 “秦人占得桃源地”,以桃源喻桃花湾,说明此处是桃花湾,是人们向往之地。桃花湾内岂无花,吕政马来拦不住”一句,表明桃花湾是桃花马的栖息之地。桃花马即赤兔马,是曹操坐骑。 “明朝与子穿花去,去看霜蹄剜石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