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榘
【诗句释义】 南朝的繁华胜景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的记载,如今近郊已经变成了江村。 雨花台上荒废已久,曼妙的花朵坠落,往事空留古代的意境。 由于宋朝被金朝所灭,所以宋鼎被金国夺走,这正像孙膑被庞涓陷害。 历史的兴衰更替,千年来人们都在感叹兴亡之恨,现在只能对着明月喝酒消愁。 【译文】 不要说南朝的繁盛历史多丰富,现在近郊已经是一片江村。 雨花台荒凉,曾经盛开的花瓣已经凋零落去
注释: 十月桃花盛开,三四枝头。在凄凉的季节里,却见到桃的芳香。 小红花没有黄花蝶陪伴,独自飘零,一树春风,怨恨落日。 赏析: 这首诗以桃花为题,描绘了桃花在十月盛开的景象,以及小红花无人陪伴,独自飘零的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春吟四绝 花露半干红入户,竹风微动绿侵床。 翠屏残梦不知处,幽鸟数声春日长。 注释: 1. 花露半干红入户:花露(花朵上的露水)已经半干了,它们轻轻滴落在红色的门上,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2. 竹风微动绿侵床:竹子的风轻轻吹动,绿色的草叶也微微地侵入了床铺。 3. 翠屏残梦不知处:翠屏(绿色的屏障)上的残梦已经消散得无影无踪,让人感到迷茫和失落。 4. 幽鸟数声春日长
注释: 正视眈眈怒作威,西风摇毒上牙须。 山翁只作丹青看,冯妇从教自下车。 译文: 面对老虎,它瞪大眼睛,怒目圆睁,威猛无比,仿佛能撼动整个世界。西风吹过,它的牙须摇曳生姿,更显其凶猛。 山上的老头儿只是把它当作一幅画来看,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它的危险性。冯妇呢,却听从了那辆马车的建议,自行下车
【诗句注释】 园亭:即指楼中景色。晴檐:雨过天晴,阳光照射着屋檐的景色。楼上:指楼上的情景。 燕垒、泥干芹菜、蜜房:都是指春末夏初,燕子筑巢于树上,泥已干燥,芹菜已经老去,蜂房内充满了蜂蜜。 诗怀:诗人的情怀。晓山:清晨的山景。好:美好。酒量不如春水宽:指诗人饮酒不及春水那样豪饮。春水:春天的水。 陌上:村间的小路。儿童:指路上的小孩。应笑我:指诗人自认为可笑。黄昏:傍晚时分。犹自倚兰干
【注释】 雁声:大雁南迁时发出叫声。江东:指长江以东。霜影:霜光,即霜气。篷:船篷。寒著芦花:受冻的芦花。 【译文】 雁声正逢着大雁南飞,江边雪雾迷蒙映照在船篷上。 受冷的芦花禁不起这寒冷天气,一层晴雪在西风中飞舞乱翻。 【赏析】 但景中有情。首句点明季节和时间,二句写雁阵,三四两句写人的感受。全诗构思缜密巧妙,描写精细生动。“雁阵”是此诗描写的重点。诗人抓住大雁南飞这个特征
【注释】: 帝城:京城。那得见秋容,帝城中哪能看到秋天的景色?帝城,泛指京城。那得见秋容,怎么能够见到秋天的景色呢?帝中,泛指京城里。 三吴泽国中:在三吴地区的湖泽地带。三吴指的是吴兴(今浙江湖州)、吴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今浙江绍兴)。这里泛指江南地区。三吴,泛指江南一带。 芦未着霜花已白:芦苇还没有被秋霜打落,就已变白了。芦,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扁平,中间有髓,可编席箔
次韵金陵赵民曹 尚想溪亭跨鸭头,市嚣到晓不曾休。 角声吹断老梅月,桥影压翻寒苇秋。 三语固知非昔比,十年不到使人愁。 老来着脚茆峰下,相望何殊风马牛。 诗句释义与译文: 尚想溪亭跨鸭头,市嚣到晓不曾休。 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尚想溪亭跨鸭头”,诗人想要重温曾经在溪亭中骑马游赏的美好时光,而如今市嚣喧嚣,直到天明都未曾停歇。 角声吹断老梅月,桥影压翻寒苇秋。
素壁走龙蛇,难觅醉翁真迹。 惟有断岗衰草,是几番经历。 紫萸黄菊又西风,同作携壶客。 清兴未阑归去,负晴空明月
豆花轻雨霁,更七日、是中秋。 记分野三台,家山双阙,孕秀名流。 平生佐时大略,有忠勤、一念等伊周。 十载清风楚泽,三年明月扬州。 须知万灶出貔貅。 智勇迈前猷。 自向来捣颖,□番平海,胆落毡裘。 红旗指关定洛,看春融、喜色动宸旒。 著取斑衣绣衮,揭开玉字金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