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戴应良在琼州府儒学训导任上所作的一首七律,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忠臣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身微薄官职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中丞高冢麒麟卧,圣主殊恩雨露盈。 直事三朝人共避,疏传千古气犹生。 堂堂忠介垂天语,肃肃松楸拥地灵。 我亦微官系沧海,吊公不觉涕交零。 注释: 1. 中丞高冢麒麟卧:中丞指的是明朝时期的名将戚继光,他曾任中军都督府佥事,负责军事事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病立秋 伏三初收展病扉,夜深风露湿霏微。 碧梧已应馀空落,大火新随斗柄飞。 燕倦客思违绿野,违花老欲褪红衣。 玉箫万里堪肠断,何处沧洲映紫薇。 【注释】 ①伏三:农历七月中伏,初伏为初,末伏为中,中伏为末。初伏后开始暑天渐退,进入秋季;末伏后天气转凉,秋高气爽。 ②霏微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吴人凌一鸾: - 吴人:指吴地的人。 - 凌一鸾:形容吴人英勇如鸾凤一般,凌厉无比,直冲云霄。 2. 简命吴淞续禹功: - 简命:简洁的任命。 - 吴淞:古地名,现为上海市的松江区。 - 续禹功:继续完成大禹治水的伟业。大禹是古代的一位英雄,治理洪水,使人民安居乐业。 3. 顿令万派水朝宗: - 顿令:立刻让。 - 万派:指众多河流。 - 水朝宗
译文 春日与许给谏等文学登明昌塔绝顶,缥缈的丹梯共我一同登,侧身云壑准备展翅飞腾。 天连着大海悬孤屿,人立在青霄最上层。 几年望气遇到尹喜,传衣之处卢能何处? 摩空捧日属于吾党,雁塔龙门次第升。 注释 1. 春日:春天的日子。 2. 同许给谏诸文学:与许给谏及其他文学人士一起。 3. 缥缈:轻飘。 4. 丹梯:红色的梯子。 5. 此共登:一同登上。 6. 侧身云壑(hè)
【注释】 白下:指南京(今南京市)。 即事:就眼前之事而作诗。 建康:古地名,今南京。 邦畿:国都的周围地区。 万国梯:形容建康地势险要,形势如梯子一样高耸入云。 楼橹:指古代城楼和瞭望用的船。 逼天:逼近天空。 寒月静:月光清冷寂静。 帆樯:指船上的帆和桅杆。 带雨:被雨水打湿。 暮云低:傍晚时,云气低垂。 北门:指南明城的北城门。宰相:指李德林。钥:锁钥,比喻有决定作用的人物。 函谷将军
【注释】 1. 苏州府吴县叶绪昌:吴县,即江苏省苏州市。 2. 南都秉节望如山:南都,指南京。秉节,执掌节杖,这里指掌管地方行政。望,期待、盼望。 3. 总宪重来父老欢:总宪,指杨绾。重来,再次到来。父老欢,指父老乡亲们高兴。 4. 杨绾相唐骄侈格:杨绾,唐代人。相,宰相。唐骄侈格,形容杨绾在唐朝时骄横奢侈的行为。 5. 长孺在汉觐觎寒:长孺,指董仲舒。在汉,指汉朝。觐觎寒
吴县李文秀 羲皇风度出明时,葵藿丹衷百世师。 邦国乂安犹戮力,经纶未卷忽乘箕。 琼崖白雪封茆土,柱石青天树羽仪。 昭代古良天下老,千年遗像镇华夷。 注释: 1. 羲皇风度出明时:羲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之一,通常用来指代理想的帝王或贤明的君主。风度,这里指的是一种风范、品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帝王理想的赞美。 2. 葵藿丹衷百世师:葵藿,这里借指葵菜和藿草,都是古人常用来象征忠诚的植物
应天府生员许光祖 江南十月雨如倾,总是悲号道路声。 云冻霜寒敷政肃,月溶水澈涖官清。 剑剜义胆言何壮,星殒忠魂气尚生。 谩道姓名光国史,于今草泽口碑成。 注释: - 江南十月雨如倾:描绘了江南地区在十月的雨季,雨水如倾泻般连绵不断的景象。 - 总是悲号道路声:表达了诗人对道路旁人们因雨而感到的悲伤和无助的声音的感慨。 - 云冻霜寒敷政肃:形容天气寒冷,使得政务更加严谨。 - 月溶水澈涖官清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位节烈女子的赞美和哀悼之情。 首句“苏州府吴县朱良知”,交代了这位女子的籍贯和身份。苏州府是古代苏州地区的行政区划,吴县是苏州府下辖的一个县,朱姓则是该县的一个姓氏。这一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 次句“批鳞直夺比干志”,这里的“披鳞”指的是剖腹取心,是一种古代残酷的处决方式。比干是古代商朝的一位忠臣,因直言进谏被纣王杀害
【注释】 苏州府吴县:即苏州。朱良知(1380-1452),字明德,号潜溪,吴县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哲人逝矣泰山倾”:指孔子死后,弟子将他的语录编成《论语》,孔子就像泰山倒塌一样轰然倒下了。“载道弦歌总哭声”:指孔子生前讲学,弟子们弹琴唱歌,总伴随着哀伤的哭声。“南国甘棠思德政”,出自《诗经·小雅·北山》,意在怀念贤臣的德行和政绩。“雷阳枯竹动民情”:《汉书》中记载,李斯被秦二世所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