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合
【诗句释义】: 谢守青山宅:谢守,即指作者自己,他住在青山之中的宅邸。 山孤宅亦平:因为山势高耸,所以宅子看起来也显得平坦。 池塘无复见:以前池塘里的水已经干枯了。 春草野中生:现在春天来了,野草在土地上开始生长。 常日登楼望,今朝送客行:以前我经常上楼看风景,今天你要离开这里去宣州了。 殷勤拂石壁,为我一书名:你一定要帮我把这句话写下来。 【译文】: 你住在青山中的别墅,山很高
【注释】 吏事:指官府的事务。相借问:互相询问。通禅:参悟佛理,即悟道。因缘: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因果关系,此指因果报应。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归去天竺寺的祝福和希望。诗人以“吏事日纷然”开篇,点明送别的缘由,是官场上的公务缠身,无法抽身去看望友人。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怨恨,反而用“无因到佛前”来表达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佛法的向往。接着
【注释】 (1)卢二弟:指卢茂才。卢茂才,字茂材,唐朝人。 (2)作赋笔:即“作赋笔”,指写作的笔,这里指写赋的笔。 (3)驱车出上京:驱车前往京城长安,因为当时长安是政治中心,科举考试的考场设在长安。上京,京城长安。 (4)离筵俯岐路:离别宴席上低头看着分岔的道路,表示将要分手,告别。岐路,岔道。 (5)四坐半公卿:宴席上坐满了朝廷高官显贵。四座,泛指在座的宾客。公卿,古代对高级官吏的称呼。
【注释】 献亲:指为皇帝祝寿或向皇帝献上贡品。冬集:冬天聚集。书:书信。比橘:指比柑橘。复何如:又怎么样呢? 此去关山远,相思笑语疏:此行离家乡很远,我与亲人见面时言语也变得稀少。 路寻丹壑断,人近白云居:在寻找通往仙境的路途时,发现道路已经断绝;人们靠近了白云居住的地方。 幽石题名处,凭君亦记余:在幽深的石壁上留下姓名的地方,希望您也能记住我。 【赏析】
【注释】 罗刹楼:即“罗霄楼”,在今江西南昌。 送君西入京:指友人即将去京城应考。 秦吴无限地:秦吴,指秦州和吴县,古时以两地为东西分界线,故称。无限地,形容距离之远。 山水半分程:指从家乡到京城的路程,一半是山水,一半是道路。 海上烟霞湿,关中日月明:海上,指庐山;关中,指长安附近的华山;烟霞,指庐山上的云雾;日月,指长安附近的太阳和月亮。 登科旧乡里:指科举考试中了。 当为改嘉名
注释: 万法空门里,师修历几生。 过去心已悟,未到行弥精。 溪寂钟还度,林昏锡独鸣。 朝簪抽未得,此别岂忘情。 译文: 在万法的空门中修行,师傅经历了几世轮回。 过去的心已经领悟,未来的行更加精进。 溪边的寂静中,钟声仍在回荡,山林中的黑暗中,僧衣独自响起。 早晨的簪子尚未抽出,这次的离别难道能够忘记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以"万法空门"为起点,表达了他对朋友深厚的友情
这首诗是王维在送别喻凫校书归毗陵时所作。全诗以景起,以事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主人庭叶黑,诗稿更谁书?”这两句写诗人对喻凫的关切之情。喻凫是作者的门人,他离开京城去当校书郎,作为主人,自然要为他送行,临别赠言,嘱托学业。“主人”二字写出诗人对喻凫的关心和爱护。 “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喻凫离开朝廷,回到家乡,这在古代是很不平凡的事,因此说“阙下”,指朝廷(皇宫)之意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朋友远去,依依不舍之情。 “寄家临禹穴”,点明送别的地点,禹穴,是夏禹的陵墓,在今安徽蚌埠市。诗人送韦校书赴越州(今浙江绍兴)途中,想到自己家乡的故地,不禁感慨系之。 “乘传出秦关”,写友人离别时的情境,秦关,指函谷关,是当时入关必经之路。这里暗用典故,表示友人将要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也暗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霜落橘满地,潮来帆近山”,写送别时的具体情景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出家侍母前,至孝自通禅。 - 注释:在母亲面前出家,表现出极高的孝心。 - 译文:在母亲的面前开始了我的佛家修行之路,显示出我对孝顺的极致理解。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虔诚以及他以孝顺为先的生活态度。 2. 伏日江头别,秋风樯下眠。 - 注释:伏天(即初秋)时在江头告别,秋天的风中在船上休息。 - 译文:初秋时节在江边道别后,我在秋风中乘着船小憩。 - 赏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送陟遐 - 字面意思:送别陟遐。 - 注释:此句可能是诗人在为友人送行的诗作标题或主题。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深情。 2. 万叠赤城路,终年游客稀 - 字面意思:万重红色城墙的道路,一年到头游人稀少。 - 注释:赤城路可能指的是长城,古代著名的防线之一。 - 赏析:这句描绘了长城的壮丽与冷清,反映了边塞的孤寂与遥远。 3. 朝来送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