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子
【注释】 失调名 :指人世间的名利。真时:指人世间的生死。往日修行时:过去的时候。忙忙为生死:匆匆忙忙地为了名利而劳碌奔波。今日见真时:今天见到真理,明白了生死如梦的真谛。生死寻常事:生死是人生常态。见他生。:看见别人的生死。见你死:看到自己的死亡。反观自身亦如此:反过来看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是如此。 赏析: 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以平常心去对待名利、生死等人生大事,表达了对名利
【注释】 失调名 莨菪不归:药方中没有莨菪,因此药效不好。 嵌药名 经今半夏姜:药方里没有半夏和生姜,所以效果不好。 去他乌头了血傍:药方里没有乌头,所以药效不好。 □他家附子豪强:药方里没有附子,所以药效不好。 【赏析】 此诗为一首讽刺诗,以“药方”为线索,通过写一个“药方”里没有“莨菪”、“半夏”、“生姜”、“乌头”和“附子”,来比喻那些只重形式而不重实效的人的浅薄。诗人巧妙地运用反衬手法
诗句逐句释义与译文 失调名 般涉调 贺当家 失调名: 这是一首名为《贺当家》的诗歌,可能是某种特定节日或庆典的乐章。"失调"意味着乐曲不和谐,但在这里可能指这首乐曲的旋律独特,与众不同。 国泰人安静 国泰人安静: 描述了国家安定、人民安宁的景象。"国泰民安"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形容国家繁荣、人民生活安定。 风沙向秀□ 风沙向秀□: 描绘了一幅风沙中仍能欣赏到美丽景色的画面
【注释】: 1. 沙鱼裹把用银装:沙鱼,是剑柄上装饰的。裹把,即包裹剑柄。 2. 曾经长蛇偃月阵:指剑曾经被用来作为战斗的武器。 3. 一遍离匣神鬼遁:剑一旦离开剑匣时,连鬼神都会退避。 4. 鸿门会上佑明王:在鸿门宴中,剑曾帮助明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件新铸的宝剑,其锋利无比。诗中详细描写了这把剑的制作过程,以及它如何从战场回到宴会,并最终成为明王的助手。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冒险的气息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歌乐还乡 调名本意 - 这是诗歌的标题或名称,暗示了诗歌的主题是关于归乡和娱乐的。 2. 匈奴扰乱四方 - 这一句描绘了边境上的混乱状态,可能是由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的侵扰。 3. 丈夫按剑而王 - 这里描述了一位英勇的将军,手持宝剑,准备统治四方。这里的“按剑”可能意味着他准备采取行动,而“王”则表明了他即将成为统治者的决心。 4. 铁衣年年不脱 -
浣溪沙 《全唐诗》入词牌名,共四十八首。 结草衔珠不忘恩。些些言语莫生嗔。 比死共君缘外客。悉安存。 百鸟相依投林宿。道逢枯草再迎春。 路上共君先下拜。遇药伤蛇口含真。 注释: 结草衔珠——比喻感恩报德,不忘恩情。结草衔环是古人对门生或臣子对君主的一种感恩行为,表示永远不忘恩情,以结草衔环的忠贞之情,报答君主的恩德。 些些言语莫生嗔——意思是说,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话也不必生气。
浣溪沙 海燕喧呼别绿波。 双飞迢遰历山河。 坚志一心思旧主,垒新窠。 出入岂曾忘故室,往来未有不经过。 辞主南归声切切,感恩多。 注释: 1. 海燕喧呼别绿波:海燕在绿波中欢快地鸣叫,告别这片水域。 2. 双飞迢遰历山河:两只海燕一起飞翔,穿越山川河流。 3. 坚志一心思旧主:坚定的意志,一心思念着曾经的主人(可能是作者的亲人或朋友)。 4. 垒新窠:筑巢于新的窝。 5. 出入岂曾忘故室
【译文】 台上的月亮,一片洁白无暇; 月亮缓缓地向西移动,横云遮月不敢阻挡。 月光照耀着天涯大地。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江南好”等。双调,七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转两平韵,押平声韵。 五凉咏月:指对唐代诗人高适《塞上听吹笛》一诗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吟咏。 迤逦:曲折连绵不断貌。 西海:即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横云:指横亘天空的云彩。 叆叇(ài dài)
解析: 1. 第一句“望江南 边塞苦”: - 诗句:“望江南”通常指的是对远方的怀念,这里可能是诗人在表达对边疆生活的感慨。 - 译文:我望着南方的天空(可能指边塞),感受到边疆生活的艰辛。 - 注释:“望江南”是古典诗词中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词牌名。这里的“边塞”,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边塞地区,如长城以北的北方边境等。 2. 第二句“边塞苦,圣上合闻声”: - 诗句:边疆的生活艰苦
【注释】孤雁:失群的鸟。 霜多雨湿,天气寒冷,雨水又多,所以难飞。 暂借荒田一宿眠:暂时借荒废的田野一宿栖息。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一只失群的雁。诗中写这只失群雁“孤雁”的特点,“半夜高飞在月边”。这两句是说它半夜时从高高的空中飞下来,飞到月亮旁边去了。“霜多雨湿”,天又冷,雨又多,所以它飞也飞不高,飞不远。“暂借荒田一宿眠”,意思是说它只好暂时借荒废的田野栖宿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