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宽
【注释】 六幺令:词牌名,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天平道中:即天平山道中,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崔嵬:高峻。浮环:飘浮在空中的光环。步屧:步行。阡陌:田间小路。小桥溪侧:指溪流旁边的小桥。依依杨柳:形容柳树枝叶繁茂、下垂的样子。迤逦(yílǐ):曲折延伸貌。危厓:高崖。径路:山路。莓苔:青苔。范祠:指范仲淹祠堂,旧址在今杭州西湖西北岸。碑石:墓前的石碑。归迫:傍晚时分。折花
手植桧: 鲁宫久已坏,孔宅仍如新。 悠悠二千载,手泽嗟犹存。 所存非他物,奇树当高门。 相传藉文字,烈火经嬴秦。 而此特萌糵,挺然异其群。 群木绕庭际,合抱如云屯。 寻常岂得似,隐然成旋文。 端如人索绹,徽纆依然分。 米芾好奇士,于道未必闻。 玩物有述作,意与石丈均。 我来重谒拜,欲去凡几巡。 维鲁多松柏,断度见诗人。 遥瞻失嶙峋
注释: 日高 —— 太阳很高,阳光明媚。 碧树 —— 绿树。 午阴 —— 中午的阴影。圆 —— 完满,完整。 绣床人未眠 —— 在绣床上的人没有睡着。 回文锦字彩丝缠 —— 用回文的方式织成的锦字用彩丝缠绕装饰起来。 飞絮底 —— 飘飞的柳絮的底部(比喻春去夏来) 落花边 —— 落下的花朵的边缘(比喻青春逝去)。 玉人一去不知还 —— 你离去后,我就像失去了一个玉人一样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解析】 题画,即绘画题诗。“水长鹅肫荡口”“花飞莺脰湖边”,是一幅描绘江南春景的图景,画面上:水面宽广,水波荡漾,一只只大鹅在水里游泳;岸边花红柳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吴歌唱彻归去”是描写了一幅渔人唱着吴歌回家的画面;“日暮青山满船”是描绘夕阳西下时,青山映入湖中的画面。“水长”“花飞”、“日暮”三个词分别写出了时间、空间的变化,而“青山”、“归去”则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答案】 译文见前
注释:忽然间,我在春风中对望南边的道路。心中不禁想起了西窗下的夜雨。高高的山丘让我感到遗憾,因为我不能像李白那样站在高丘上远眺,看见我的爱人在江南渡过长江来与我相见。 赏析:此首词是作者与妻子分别时所作。词人写景抒情,以高丘和江水为喻,抒发离愁别绪。全词意境幽雅、清空、淡远、含蓄、凄婉
《马蔺草》译文 诗句、译文与赏析 1. 诗句原文 马蔺草,难呼童。 头发髄疏乱作团。 丰草舞风真错认,繁花浥雨欲争开。 长镵荷处休教歇,高岸崩时尚合栽。 谁拟棕榈为拂子,杜陵诗里独怜材。 2. 诗句解析 - 马蔺草难以呼唤童仆 - 头发蓬松混乱如团 - 丰茂的草地上,微风吹动仿佛在错认, - 花朵被雨水沾湿后争相开放 - 长剑插在荷花旁边,不要停下来 - 高大的河岸崩塌时,仍然适合栽种 3.
马蔺草 薿薿叶如许,丰草名可当。 花开类兰蕙,嗅之却无香。 不为人所贵,独取其根长。 为帚或为拂,用之材亦良。 根长既入土,多种河岸旁。 岸崩始不善,兰蕙亦寻常。 注释: - 薿薿叶如许:形容叶子繁多,像很多小叶子一样。 - 丰草名可当:意思是这种草木很丰富,可以用来做很多用途。 - 花开类兰蕙:形容花朵像兰花和蕙草一样。 - 嗅之却无香:虽然看起来很美丽,但它闻起来并没有香。 - 不为人所贵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对石田画的赞赏。 【注释】: 1. 屠大理: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 2.丈许:一丈左右。古代长度单位,一丈约等于3.33米。 3.今:现在。 4.此幅:指这幅画。 5.手:亲手所创。 6.纵横:笔法自由奔放。 7.夹岸:两岸。 8.翛然:飘然。形容人神态超脱闲逸。 9.溪阴:雨后山涧的雾气。 10.万杙(yì):众多木头。 11.桥:用木桩架设的桥梁。 12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送杨君谦》。以下是对其逐句的解释和译文: 子有好学名,得之直从幼。 矻矻忘其疲,每以夜为昼。 谁令不自爱,坐与简编斗。 旋致心腹间,有病见脉候。 乡人尝谓子,文笔真似舅。 舅也昔养疴,亦在掇科后。 七日仪部官,在告月且又。 服药未见功,具疏遂入奏。 昨朝获愈音,颜面喜欲皱。 西风作新寒,南去不可逗。 相过一何疏,相别一何骤。 子去固欣然,孰与箴老缪。 惟子有书癖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情感评价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具体的环境、人物、诗句等来分析。此题要求考生对全诗逐句进行翻译,然后结合注释及赏析要点作答。本题中,“散吏幸无事,合置荒园中”一句,译为:我作为一位无职官员,幸运地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著书忘其词,安复论异同。”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专心于著书,忘记了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