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宜修
【解析】 此诗为“元夕感怀”之作,写月下花影、竹纸行行墨迹、子规声声,抒发了作者对往昔往事的追忆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叶露浮青,草烟凝碧”,写月下花影。 “月明一片伤心色”,写月光下的伤感之情。 “无端花影落西墙,看看移伴回廊寂”,写花影在墙上摇曳,又移入回廊。 “往事堪嗟,闲愁重觅”,写往事让人伤悲,旧愁又生新愁。 “阑珊竹纸行行墨”,写竹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 “子规枝上自声声
踏莎行·雪乱杨花 细草愁烟,豆圆梅子,帘前渐觉消春意。 东风特为送春来,又教春去愁难避。 迟日窥帘,晴花落地,游丝拂逼行人袂。 平桥柳绿自流红,莺声欲向斜阳醉。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哀愁。上阕通过描述杨花、豆圆梅子和帘前的景物,传达出一种春意盎然却又难以留住的感觉;下阕则通过观察日景变化、花的飘落和游丝拂动,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春天流逝的感慨
【注释】: ①虞美人:又名“春江花月夜”。原为唐代教坊曲,后用为词调。 ②堤边柳:指河岸边的垂柳。 ③画罗彩胜:指妇女用的彩色丝织品,用来制作各种节日的装饰品。 ④学裁新:学习剪裁新花样。 ⑤闲愁:无事之愁,即忧愁。 ⑥侵蓬鬓:鬓发被风吹乱。 ⑦花信:花开的信号。 ⑧杏花长对、月徘徊:指每年春天,杏花盛开,月亮在树梢徘徊,作者常在此地赏花观月。 【赏析】:
【注释】 踏莎行:即《踏莎行慢》。 梦断心灰,诗成泪滴,欲寻再梦难重觅。:梦中断了,心已灰心,写诗时又流泪。 云山历历望中迷,无穷烟树连天碧。:远望云山,眼前一片迷茫景象,无边无际的树木连天,一片碧绿。 客舍云深,他乡路隔,难教夜夜长相识。:客居在深山中,身处异国异地,难以与家乡人相见。 天涯只为梦无凭,参横月落茫茫黑。:因梦而四处漂泊,无依无靠,深夜时分,月光落下,周围一片黑暗。 【赏析】
【注释】 桂:桂花。招隐谱:指《世说新语·容止》中记载的晋代王右军夜游山阴道,与孙兴公宿别墅。孙出郭相觅,已将半夕。嘉宾入,明烛光中,乃私去。相送于门。王右军因怀亡儿,暂至孙许相闻,尔时孙得佳客意未尽,留之宿宿。王殊失兴公,于时称美。 蟾(chán)兔清辉(yíng)浮碧树。 蟾月与兔在天空,它们发出的月光映照着绿树。 帘榭横枝(xiá),恍惚淹(yān)留(liú)处。 横枝的栏杆上挂着帘子
踏莎行 和凝云春思,翻教阿母疑余似破瓜年,亦何须疑,直当信耳,作问疑词戏示琼草 芳草青归,梨花白润,春风又入昭阳鬓。 绣窗日静绮罗闲,金镏二八人如蕣。 碧字题眉,红香写晕,青鸾玉线裙榴衬。 若教阿母不须疑,妆台试向飞琼问。 【注释】 ①和凝:唐代诗人。 ②翻教:反使。 ③破瓜年:旧时指女子十五岁。 ④昭阳: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的别称。 ⑤绣窗:精美的窗户。 ⑥金镏:指妇女的首饰。 ⑦蕣(zhōu)
【注释】 粉箨:笋壳。 蔷薇:一种花。 断肠池草:即“断肠草”,又名“断肠花”,传说为忘川河中的草,人死入其中,故名。 千重闷:形容愁思重重。 驿路:官道。 双鱼:书信的代称。 【译文】 笋壳刚刚长成,蔷薇就要凋谢,我年年在断肠池边恨别。 东风吹来了我的梦,醒来之后又添了千重的烦恼。 驿路遥远迢迢,离情一寸一寸,几度送双鱼信却无真。 不如不再想再相会,这一辈子就消尽了所有的愁怨。 赏析:
诗句释义 1. 梅萼惊风:梅花的萼部(花骨朵)被风吹动,仿佛是受到了惊吓。 2. 梨花谢雨:梨花在细雨中落下,象征着生命的结束或消逝。 3. 疏香点点:花朵虽然稀疏,但香气依旧存在,给人以淡淡的美感。 4. 莺啼燕语一番新:春天的声音和鸟鸣都显得新鲜而充满活力。 5. 无言桃李朝还暮:尽管桃花和李子都在早晨绽放并在黄昏时凋零,但它们仍然保持着生机。 6. 春色三分,二分已过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风中柳 感旧 - 注释:风中的柳树引发了对过去的回忆。 - 译文:风吹过,柳条轻轻摇曳,勾起了对过往的记忆。 - 赏析: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风中的柳叶轻轻摆动,如同思绪万千,让人不禁想起那些逝去的岁月和往事。这种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怀旧和思念之情。 2. 青小荷钱,莲底藕丝萦抱 - 注释:荷叶上的水珠如同小荷钱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阙写凤凰栖息于竹子,下阙写凤凰的羽毛和斑驳泪点。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缠绵,是咏物的佳作。 “蝶恋花”是词牌名,又名“鹊踏枝”。 “竹”是题目中的关键词,也是这首词所咏之对象。 第一句“曲径扶疏栖凤羽”,描写竹林的幽静。这里用“曲径”、“扶疏”等词汇,形象地描绘出竹丛中蜿蜒曲折的小道,以及茂盛的竹子。 第二句“细数花阶,露冷桃枝聚”,进一步描写了竹子的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