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宜修
【注】 浣溪沙:词牌名,又名“小庭花”、“春江月”、“河满子”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萦人:牵动人。 荼蘼(tú mí):蔷薇科落叶灌木,夏季开白花,花初开时白色,后渐为淡红和深红色,有香气,花谢后结果。 廉纤:微细而清冷的样子。 乳燕:燕子的雏儿。 碧苔:指长在石缝中、湿润的地方,青绿色的苔藓。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日思情的词。上阕以“春思”为总纲,写对春天的感受
倚遍阑干对夕阳 柳条闲自挂愁长,小池新卧鸳鸯。黄鸟啼残怜夜月,梨花吹瘦惜馀香。东风不管人憔悴,春色年年如旧。倚遍阑干对夕阳,故园心眼常伤。 译文: 倚靠栏杆眺望,面对夕阳的余晖,我独自感慨。柳枝随风摇曳,似是在挂念那长久未归的人。池塘中的鸳鸯静静相伴,似乎在诉说着离别后的孤寂。黄莺在夜晚的月光下哀婉地啼叫,而盛开的梨花在微风中飘散着香气,却又如此让人怜爱和不舍。东风虽无情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浣溪沙》。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桂蕊侵香树影斜”:这句描述的是桂花的香气和树影在微风中的摇曳。桂蕊指的是桂花,通常在秋季开放,花香浓郁。"侵香"意味着这股香味似乎渗透了四周的空气。"树影斜"描绘出一幅秋天的景象,树叶开始凋零,阳光斜射在树梢上,影子变得有些歪斜。 2. “平芜远映画阑遮”: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开阔的视野,视野中可以看到远处平坦的原野
《浣溪沙·秋思》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心情,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束尽纤罗不禁秋:形容秋天来临,丝线般的衣物也抵挡不住秋风的凛冽。 - 白蘋风浪几时休:描述了水面上波涛汹涌,仿佛没有尽头。 - 断肠明月又如钩:明月高悬,让人心绪难平,如同弯钩一般。 - 露湿丛花三径老:花朵因露水而显得更加凋零,小路因为花而显得更加幽深。 -
这首词是北宋词人柳永的《浣溪沙 侍女随春破瓜时善作娇憨之态,诸女咏之,余亦戏作》。 译文: 袖子上沾着飞烟,鬓发显得那么轻。翠绿色的裙摆拖出粉云般的屏风。柳絮飘落,不知道是什么感情。千呼万唤都懒得回应,假装看蝴蝶。半含娇情仿佛莺声呢喃。恼人的秦筝啊。 赏析: 柳永是宋初著名的词人,他的词多写艳情,但并非一味追求绮丽辞藻和浓艳之境,而是注重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七夕》,全诗如下: 落日妆成罢锦梭。 步摇仙佩紫云罗。 银河风静出金珂。 青鹊妆催眉月小,紫鸾彩簇步云多。 双栖玉树笑嫦娥。 注释 1. “落日妆成罢锦梭”:描述了在夕阳下完成化妆的情景。 2. “步摇仙佩紫云罗”:佩戴着紫色带有云纹的头饰,象征着高贵和神秘。 3. “银河风静出金珂”:描绘了银河风平浪静的景象。 4. “青鹊妆催眉月小”:使用青鸟来比喻新娘子
细雨浮烟隔绛纱。银床寂寞锁寒花。可堪秋思正无涯。 半渚西风催怨叶,一天落日送归笳。奈教闲闷暮云赊。 赏析: 这首《浣溪沙》词,是沈宜修所作,以描绘秋日景色、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为主题。词中通过对细雨、浮烟、绛纱等自然景象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通过银床、寒花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主人公在寂静中独自思念的情感;通过秋天特有的哀愁情绪的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整体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乐府诗集》中的名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浣溪沙 时往金陵,赠别张倩倩表妹 - 注释:浣溪沙(一种词牌名),时去金陵(即现在的南京),赠别张倩倩表妹。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金陵与表妹张倩倩的离别场景。诗中表达了对表妹的深情厚谊,以及即将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枫叶无愁绿正肥 - 注释:枫叶未带忧愁,反而显得更加生机盎然。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闺情的词。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泛水浮红自在流:水面上的红色花瓣随着水流飘荡,自由自在地流动。 风前花落思悠悠:微风吹过,花瓣纷纷落下,让人不禁思念远方的亲人。 堤边杨柳弄轻柔:堤边的杨柳随风轻轻摇曳,显得格外柔美。 细雨淡烟芳树寂,轻香浅梦画屏幽:细雨蒙蒙,烟雾弥漫,使得芳树显得更加静谧;花香飘散,梦境朦胧,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寸肠禁得许多愁
露滴梧桐叶叶黄。 流莺时度小回廊。 画屏愁掩是潇湘。 何处碧笙吹断月,此时玉钿爇清香。 消魂时候漏初长。 诗句译文: 露水沾湿了梧桐树叶,叶子渐渐变得黄色。 流莺偶尔飞过小回廊。 屏风上笼罩着一片忧愁,仿佛是远方的潇湘。 哪里传来悠扬的古筝声,似乎在演奏断肠曲? 此刻,玉佩的香气缭绕,让人心神不宁。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等待月光的消逝。 注释说明: 1. 露滴梧桐叶叶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