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醇
逢黄改之归自辽难 战后念弥甚,谁如脱虏尘。 兹逢谓非汝,翻问在傍人。 测变先群虑,全生又一身。 死恩丈夫事,安肯逐降臣。 注释: 1. 逢黄改之:指王逢黄。逢黄,字改之。 2. 归自辽难:指王逢黄从辽地归来的艰难经历。辽,这里指北方辽国。 3. 战后念弥甚:战争结束后,思乡之情更加深切。念,思念。弥,更加。 4. 谁如脱虏尘:谁能够像自己一样摆脱敌人的侵扰和困扰?谁,疑问词,相当于“哪”。脱虏尘
松下:这是一首诗的开头,用“松树”来象征坚韧和毅力。 莫言斯坐易:意思是说,不要觉得坐在这里容易。 虽我亦来稀:虽然我也很少来。 野色不相忌:野草的颜色并不妨碍。 人颜安可依:人的容貌怎么能依托呢? 鼠惊寒吹落:老鼠因为受到惊吓而逃跑,风吹过,树叶落下。 樵束乱青归:樵夫把乱糟糟的青草捆绑起来。 根下沉眠者:那些在深地下沉睡的人。 方知生世非:这才明白活着的世界并非如想象中的那样美好。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在此基础上作答即可。 “前期知己绝”:回忆过去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如今已天各一方,彼此音讯皆无。 “犹待碧江濆”:依然在等待那碧绿的江边,希望有重逢的机会。 “往事不可忆”:那些过去的往事已经无法记忆了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期望。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窗烛”、“江寒”等,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无闻上人许留栖吴门不果送之还山复订春期 - “无闻上人”指的是诗人的朋友,他曾经允许诗人留下居住在他的家乡吴门,但最后诗人没有留下来。“不果送之还山”表示诗人最终决定送友人回山中,“复订春期”则是约定春天再相聚。
促织 风露渐凄紧,家家促织声。 墙根童夜伏,草际火低明。 入手驯难得,当场怒不平。 秋高见余勇,一忆度辽兵。 【注释】 1. 促织:古代一种用竹制的小笼子捕捉的昆虫。 2. 风露渐凄紧:风和露都显得越来越冷。 3. 家家:每个家庭。 4. 墙根:墙边的根部。 5. 草际:草丛之间。 6. 火低明:火光在草中摇曳。 7. 上手:用手捉住。 8. 当场:当场,即马上或立刻。 9. 度辽:征伐边疆。
【注释】 新:刚刚,刚刚过完;夜:夜晚;坐:坐着;惜:怜悯;几家眠:几家人家都睡着了;掩:遮蔽;深际:深处的边际;磬声生悄然:磬声在悄然中产生;竹归人意净:竹子回归自然后,人们的心情也就变得清净了;乡国方邻乱:故乡和国家都陷入混乱之中;幽心忽易迁:心中幽暗的情感忽然变得轻易地转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江陵寓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不安和诗人内心的苦闷、悲凉。全诗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解析】 题干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解答时注意把握诗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及诗句的意境。 本题中,“客舍”的意思是“旅馆”;“故山”的意思是“故乡”;“安足”的意思是“哪里够用”;“层苔老”的意思是“岁月蹉跎”;“疑心杂响闻”的意思是“疑神疑鬼”;“溪墅月”的意思是“溪边别墅上圆月”。 【答案】 示例: 早秋客舍忆故山 何处非如寄
岚里人家满,远栖人外闲。 与君坐芳草,随意望南山。 花气微风际,鱼苗新水间。 苍苔见虎迹,未及夕阳还。
群岫掩朝翠,预知风雨生。 虽妨寻寺约,稍减应人行。 懒竹沉秋态,遥舂裹夕声。 冷烟飞入户,为戒客衣轻。
自说握中镜,日禁繁恨加。 颓年且风叶,昔境已冰花。 哭子数回病,隔村几里家。 羁栖今不远,步出巷门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