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
玉壁城怀古至元甲戌冬十月廿五日由稷山入万泉道出故城临风吊古慨然有作 我行河东几欲遍,大抵盘回山阜转。 南崖高与北山齐,玉壁城根分一线。 荒烟废垒点抔土,炮具梯冲经百战。 短碑盛说郧君灵,万骑阴风想平甸。 一曲悲歌敕勒川,当时神武已凄然。 韦公守禦尽良策,更着百斗飞上天。 乃知诬杀咸阳日,即是邕皇入邺年。 赏析:这首诗是王恽的一首怀古诗,通过描绘玉壁城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人物事迹
这首诗是张雨在至元二年(1337年)秋九月,看到严东平藏的《古坐龙图》后的感怀之作。 第一句"僧传古坐龙图严东平所藏至元二年秋九月张签省耀卿处观七年闰十一月甲戌公退马上偶得时秋苦旱冬天无雪",描述了诗人在张签省耀卿处看到了严东平收藏的《古坐龙图》,这是一幅描绘龙在深山大泽中行雨的作品,画面生动,气势恢宏。 第二句"深山大泽物所蛰,千丈县淙挂青壁。潭阴水黑不见底,老雨初开元气湿"
这首诗描述了古代战争的场景,通过飞豹、画鼓、千骑、长围等关键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战争画面。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二年幽陵阅丘甲,诏遣谋臣连夜发。” 这句诗的意思是两年来,在幽陵(地名)检阅军队,皇帝命令谋士连夜出发。 第二句:“春蒐秋狝是寻常,况复军容从猎法。”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秋两季检阅军队是常事,何况这次还是按照狩猎的方法。 第三句:“一声画鼓肃霜威,千骑平岗卷晴雪
诗句:秋江水清深几竿,渔郎放舟烟渚间。中流举网紫鳞出,不祇博酒供盘飧。 译文:秋天的江水清澈透明,水面上有几根竹竿那么深,渔夫们放船在烟雾缭绕的小洲上。在江中心网鱼后,钓到了紫色的鲤鱼,不仅仅是用来酿酒或吃,还有其他的用途。渔夫问我为什么这样快乐?因为他没有固定的住处,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生活。他卖鱼的时候,都害怕靠近城门,因为那里是城市污染的地方。 赏析
【注释】 1.太行:即太行山,在山西省和河北省境内。 2.霍岳:即霍山,在安徽省霍山县东南。 3.霁(jì):云开雨止,天晴。 4.烟霏:雾气蒸腾。 5.岳顶:山之最高处。 6.澹欲飞:云彩淡薄得似乎可以飞起来。 7.岩壑:山间幽深曲折之处。 8.供:可供,可取。 9.法身:佛教语,即佛的真身,这里指山峰。 10.六铢衣:古代的一种轻装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首句写远望所见
【注释】 1. 历关:地名,在今陕西省。 2. 九虎:指秦代的九个郡。 3. 虮虱小臣:形容自己地位低贱。 4. 独怜:特别怜悯。 5. 灾者:受灾的人,这里指农民。 6. 手足成胝胼:手脚都磨出了茧子。 7. 差科:赋税。 8. 一麦:一斗麦。 9. 盻盻:盼望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写的。当时,安禄山、李林甫等奸佞当权,横征暴敛
宿仙山朝元观题示 赏析古诗意境与哲理 1. 诗句原文 太行北开四门,川原落落风烟屯。 仙山西峙如虎踞,石岭东抱犹龙奔。 道林中蟠百馀亩,顾揖殿寝何雄尊。 2. 翻译注释 - "太行北开四门":指太行的北部开辟了四个出口或通道。 - "川原落落风烟屯":指平原地区风起云涌的景致。 - "仙山西峙如虎踞":指仙山(通常指道教中的仙境)的西面如同老虎一样蹲伏。 - "石岭东抱犹龙奔"
这首诗描绘了渔夫捕鱼的场景。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将渔夫捕鱼的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中的关键词“篙”“舠”“网”“叉”等都形象地表现了渔夫捕鱼的工具和技巧。 诗人描述了渔夫们在黎明时分就开始捕鱼。他们拖着轻便的小渔船,在水中穿梭,捕捉着各种鱼儿。这里的“拖轻舠”形象地描绘了渔夫们轻松自如地进行捕鱼活动的情景。 诗人详细描绘了渔夫们如何张网捉鱼。他们纵横交错地张网,捕捉着两条溪流之间的鱼儿
【注释】 1. 茅店:茅屋小店,借指旅店。2. 虺隤(huítuī):病弱貌。3. 孙阳:即伯乐,相传善于相马者。4. 赏析:此诗写诗人清晨赶路时的景象和心情。首句写诗人在旅途中听到鸡声和看到月色。次句写山远人行,天色已晓。三、四句说千里良驹虽病体欠佳但仍然健步如飞,用不着去擦目相认伯乐了。 【译文】 鸡啼声中茅草小店里月亮显得朦胧,青山遥远行路人早早地整理着晨行的装束。千里马即使有病也依然健壮
【注释】 太行:山名。霍:山名,位于太行山东侧。其二:这是《自太行山望霍山》的第二首。老涧湾环两翼分:老涧是太行山中一段峡谷,两岸山崖陡峭如刀削斧劈一般,形成天然的屏障,故有“湾环”。“两翼”指两侧山崖。 一川草木气如薰:一川,即太行山中一条大河。草木气如薰:草木之气如同熏香一样芬芳馥郁。 土人:当地居民。说:传说或讲述。山灵异:指山神的神奇、怪异之处。欲雨先占顶上云:想要下雨前就占测山顶的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