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
注释:兰佩是古代文人常佩戴的玉佩,去时指离开的时候。百门泉是地名,位于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南一带。 译文:我离开时身上带着春烟般的香气,回到家乡时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骡子。好在有百门山下的泉水,可以治疗饥饿,度过漫长的年岁。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归家途中所作。诗人以百门山下的泉水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首句“去时兰佩惹春烟”,描绘了自己离开时的情景,兰佩象征着自己的高贵身份
【注释】 六度寺: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县的六度寺。 其一:诗中的第一首。 荒村:荒凉的村落。 才三里:才三里路。 古屋悬崖废几间:废弃的几间古屋,建于悬崖绝壁上。 从此重经题品过:从此经过此地,再次细细品味。 卫人:卫州人。 方识有坛山:才能认识到这里有坛山存在。 方识:刚刚认识清楚。 坛山:即南岳衡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临六度寺之后写的。“荒村到寺才三里”,点出地点,写出了路途的遥远
注释: 老佛宇,指六度寺。支撑,形容寺庙历经岁月风雨而依旧屹立不倒。圣历,是唐代的年号,这里指唐武宗会昌五年(845)。零落乱山,指荒凉破败的群山。终怅望,最后只能望着这些破败的山。扪萝,指攀爬树藤,这里指进入香泉寺。入香泉,指进入香泉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寺的怀念之情。首句“支撑佛宇老风烟”表达了寺庙历经岁月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的景象;第二句“岁月仍随圣历年”则写出了时间流逝
在解读《庄宗横吹图》这首诗时,我们可以通过逐句分析来深入理解其意境、用词以及所蕴含的情感。 1. 诗句释义: - “郭相西征奏凯还,阿娇欢宠镜交鸾。”:描述郭相凯旋归来的情景,阿娇则因胜利而喜悦,镜子和鸾鸟象征着她的喜悦心情。 - “却嫌暖殿春风燠,玉管横翻晓吹寒。”:暗示了对暖殿中过于温暖气候的不满,以及清晨吹笛带来的寒冷感受。 2. 译文对照: - 郭相西征凯旋而归
【注释】 镜中流水画中山:指山在镜子中倒映。 酒尽银瓶兴未阑:意思是说诗人饮酒尽兴后,兴致未减。阑,尽。 碧玉沼深人不见:碧玉是指青绿色的美玉,这里用来比喻清澈的池水。 桃花飞度翠琅玕:飞渡,越过。翠琅玕:翡翠和玉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小诗。诗人以镜中流水和水中倒影为题材,描绘了一幅幽雅静谧的水乡景色。 首句“镜中流水画中山”描写了山水在镜中的倒影,用“画中山”来比喻山水的美
【注释】 竹林:泛指幽静的山林。 筠林:竹子丛生之地。 中散:嵇康,字叔夜,魏晋之际人,曾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与嵇绍同族,因嵇绍被诛,所以称他为“嵇中散”,又因嵇康好琴,所以又称他为“嵇中郎”。 《世说新语·言语》记载:“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大雪阴,正见欲还,便共载。安笑曰:‘子志大天下!’”这里借用这个典故。 鸾音:鸾鸟鸣声,这里借指妻子的叫声。 【译文】
注释:香泉寺位于山的西面,空山犹在旧时禅寺的门前。老猿在苍烟外发出吁叹之声,曾伴山僧夜半归来。 赏析:本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香泉寺的景色和历史,后两句写老猿的啸声,以及它与山僧的关系。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景、人互文见义。 “巃嵷悲台倚寺西,空山犹在旧禅扉。”首句写山寺的地理位置,“巃嵷”形容其高峻险峭;次句写山寺的环境,“空山”点出这是一座荒凉的寺庙。 “老猿吁月苍烟外
【注释】 沁水山中杂咏:指王维的《山中送别》组诗。沁水,今山西沁县;沁州,唐时为沁州治所,在今山西沁县西北。山中,即王维的辋川别墅所在地,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终南山北麓。杂咏,即组诗。 崖(yá):山峰陡峭之处。怪石:奇特的石头。欹(yī)将坏:倾斜将要塌落的样子。出岫:云气从山中升出或山峰从土中凸出。闲云:悠闲自在的云彩,这里指浮游不定、飘忽无定的白云。懒自安:形容云彩不愿停留在山上。 旅食
太公泉 萦纡一水蟠深涧,野叟何知说太公。 坛下古碑堪晤语,大书深刻太康中。 注释与赏析: - 萦纡(yíng yū):形容水流曲折回旋的样子。 - 蟠(pán):弯曲环绕,此处形容泉水在深涧中曲折流淌。 - 野叟(sǎo):古代对年老而隐居山林的士人或普通老人的尊称。 - 太公:此指姜子牙,即吕尚,春秋时期齐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 - 坛(dàn):古代祭祀时所立的石台
注释:香泉寺的第二景致,山路被云雾笼罩,苔藓斑驳的老树。攀爬着藤蔓,来到了赞公的住处。冷香直透华严寺的墙壁,夜晚的月光依然照耀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香泉寺的幽静景色和佛教建筑的庄严气氛。诗中用“绝磴穿云”形容山路的险峻和高远,用“老藓荒”形容山路上苔藓斑驳、荒凉的景象。诗人通过攀爬藤蔓到达赞公的住处,展现了香泉寺的神秘和宁静。最后两句赞美了华严寺的墙壁和月光照映下的景象,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