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筠林指旧栖,几年于此避危机。
奇才最惜嵇中散,空听鸾音月下归。
【注释】
竹林:泛指幽静的山林。
筠林:竹子丛生之地。
中散:嵇康,字叔夜,魏晋之际人,曾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与嵇绍同族,因嵇绍被诛,所以称他为“嵇中散”,又因嵇康好琴,所以又称他为“嵇中郎”。
《世说新语·言语》记载:“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大雪阴,正见欲还,便共载。安笑曰:‘子志大天下!’”这里借用这个典故。
鸾音:鸾鸟鸣声,这里借指妻子的叫声。
【译文】
在竹丛中隐居,几年来在此躲避灾难。
最珍惜的是嵇中散,空听鸾鸟的叫声月下归去。
【赏析】
此诗以隐士自况。诗人早年有志于仕,曾游宦四方,但屡遭排挤打击,终未得志,因而弃家隐居。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官场倾轧和仕宦生涯的失望与厌倦,抒发了归隐山林的愿望。全诗风格清奇自然,语言简练明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