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
诗句原文与译文 - 诗句:缊袍不妨学道,绝谷可以求仙。相府胡为慢士,纸田自有丰年。 - 译文:穿着破旧的棉袍也可以学习道教,通过绝食也可以求得仙术。在相府中为什么如此怠慢士人呢?在纸上种田也能得到丰收。 - 注释:缊袍 - 指破旧的棉袍。绝谷 - 指通过绝食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相府 - 这里指朝廷或显贵的权力中心。胡为 - 怎么可以。慢士 - 怠慢士人,即轻视士人。纸田 -
陶令黄金绕舍,君家白玉满园。千古清风庐阜,几丛细雨江门。 白菊偏宜素发,青山只对苍颜。咽罢秋香满腹,风吹不到长安。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直接点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面,以“周镐送白菊乞诗”为切入点,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引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陶令黄金绕舍”,这里的“陶令”指的是东晋时的陶渊明,他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屈身为官,而选择归隐田园。他的诗句“采菊东篱下
【注释】 颍川:郡名,汉置,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属司州。这里泛指汉地。 首阳: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薇:植物名,即野豌豆。薇实:野生蔬菜,可食。夷齐:春秋时孤竹君的二子,因反对周武王伐纣而逃至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北)隐居,采薇为生。 世人:指世俗之人。将:助词。谓:认为。何:怎么。子:古时对男子的美称。胡:为什么。异兹:与它不同。兹:这。俗:世俗。 古来:自古以来。非一人:不是一个人
【释义】柳渡上,一叶小舟在秋月中荡漾,江边几棵树木笼罩着春天的云气。来来去去,一时间都寄托在这春意和秋色之中,江山永存,万古流传着不朽的精神。 【注释】①无题:作者自编之诗。②柳渡一帆秋月:柳渡,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南,因有柳树而得名,为江南著名游览地。秋月,指秋季的月亮。③江门几树春云:江门,地名。春云,指春天的云彩。④来往一时意思:指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诗句“翠烟绿树歌鸟,青水红渠浴鸥”出自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漫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还隐含了诗人对人生、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描写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象。翠烟缭绕的树木,绿叶如茵,歌声婉转;清澈的水流,映衬着红渠,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幕戏剧。这些生动的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诗人转向历史的长河
【注释】 苍梧:古地名,今广西苍梧县。 蓑笠:用草编成的雨具。 江湖:指江河湖海,泛指广阔的水域。 放浪:指自由自在地遨游。 天随:天意顺应。 前川:前面江面。 【译文】 天地间安排的渔翁披着蓑衣在江上行走,江湖任逍遥渔船自由自在航行。 或者天意是顺应我意,斜风细雨来临之前江面上波光粼粼。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首句以“天地安排”四字领起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朝辞白土低岸,晚泊和尚高冈。 樵唱云边细路,渔家石角轻航。 译文: 早晨告别白土低矮的河岸,晚上停泊在和尚高高的山冈。 砍柴人唱着小路上飘动的炊烟,渔夫们划船在石角上轻轻航行。 注释: - 白土低岸:指水边的泥土颜色较浅,低矮。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早晨出发时的场景。 - 和尚高冈:指高高的山岗,可能是诗人晚上停泊的地方。 - 樵唱:砍柴人唱歌的声音,表示他们的劳作生活。 -
【注释】 次韵景云苍梧往复:这是一首咏物诗,以云、木、江流、苍梧、端溪为题写物言志。 景云:即白云。 苍梧:指传说中的仙山,这里借指隐居之所。 往复:往返。 【赏析】 本篇是一首咏物兼抒怀之作,诗人在这首诗中,用“白云”、“苍梧”作为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寻。首联“云木幽疑绝境,江流东见通津”,通过“云木”、“苍梧”、“江流”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
注释: 青钱(银子):指钱财,这里指银两。 浪劝归耕:徒劳地劝说我回乡务农。 实欠苏秦二顷:实际上缺少了苏秦的二顷良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得知陈聪归还故乡后所写的一首赠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送别图景,表达了对陈聪的深深怀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诗句:景斜瓦碗方食,日晏柴门未开。 译文:阳光斜照在瓦碗上,我正在用瓦碗盛饭;太阳快要落山了,可是我家的柴门还紧锁着没有打开。 注释: 1. 景斜瓦碗方食: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午后,一个人在悠闲地用餐,享受着片刻的宁静时光。 2. 日晏柴门未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面,太阳即将落山,但主人家的柴门却依然紧闭,象征着主人对外界的冷漠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