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
论诗六绝句 一卷生吞杜老诗,圣人伎俩只如斯 兰陵学术传秦相,难免陶家一蟹讥 注释与赏析: 1. 生吞杜老诗:形容诗歌的深邃和复杂,就像直接吞咽一首古老的诗。 2. 圣人伎俩只如斯:这里指圣人(诗人)的技巧或方法,简单而有效,就像这首诗的手法一样。 3. 兰陵学术传秦相:兰陵指的是汉代学者兰陵萧望之,他曾经是秦朝丞相萧何的后代(萧望之在汉武帝时期曾任兰陵太仆,后因事下狱,但最终昭雪)
《论诗六绝句·其六》是近代诗人柳亚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字面与注释: - “浙西一老自嵯峨”,字面意思是指浙江西部的一位老人,他自视甚高且学识渊博。“自嵯峨”形容他的自我评价非常高,“自”表示自身、自己;“嵯峨”指山势高峻的样子,此处比喻人的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 “门下诗人亦未讹”,字面意思是在他的门下,诗人没有犯错误的
诗句原文: 时流竞说黄公度,英气终输仓海君。 战血台澎心未死,寒笳残角海东云。 译文: 在这个时代中,人们纷纷谈论黄公度,而真正的英勇之气却被仓海君所超越。在台湾海峡的彼岸,尽管战火已息,但我心中的热情并未熄灭,仿佛还能听见战场上那悲凉的号角声和海上飘来的风笛声。 注释: 1. 时流竞说黄公度:时流指的是当时的舆论或风尚,竞说的是竞争的意思,说黄公度是指讨论或评价黄公度。 2.
存殁口号 刎颈侯嬴漫怨哀,已从稗史证丰裁。 当年粤海同舟侣,更忆嵚奇小李才。 雄词慷慨湘江向,情话缠绵浙水杨。 长痛汉皋埋碧血,难从海国问红妆。 注释: 1. 刎颈侯:战国时赵国的将军赵胜(字子龙),因受诬陷被处以极刑,临死前嘱咐儿子赵统说:“汝可杀我,但勿埋我于土中,要埋在大庭广众之中,以示不忘国恨。”后人为纪念他,遂建“刎颈亭”。 2. 稗史:指杂史、野史之类的书籍。 3. 丰裁
放歌 天地太无情,日月何无光。 浮云西北来,随风作低昂。 我生胡不辰,丁斯老大邦。 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 听我前致辞,血气同感伤。 上言专制酷,罗网重重强。 人权既蹂躏,天演终沦亡。 众生尚酣睡,民气苦不扬。 豺狼方当道,燕雀犹处堂。 天骄闯然入,踞我卧榻旁。 瓜分与豆剖,横议声洋洋。 世界大风潮,鬼泣神亦瞠。 盘涡日以急,欲渡河无梁。 沉沉四百州,尸冢遥相望。 他人殖民地,何处为故乡。
消寒一绝 寒冬中一抹温暖,柳亚子诗作《消寒一绝》赏析与解析 1. 诗句原文 袁安高卧太寒酸,党尉羊羔末尽欢。 愿得健儿三百万,咸阳一炬作消寒。 2. 译文对照 袁安躺卧于冷清的冬夜,感到格外凄凉; 党尉和一群羊羔在一起,似乎还有些许欢乐; 我渴望得到三百万勇士,在咸阳点燃一把火焰,驱走寒冷。 3. 关键词注释 - 袁安:东汉名臣,以正直清廉著称。 - 高卧:指隐居不仕的行为。 - 党尉:汉代官员
少闻曲笔湘军志,老负虚名太史公。 古色斑斓真意少,吾先无取是王翁。 注释: - 曲笔湘军志:指湘军的曲笔策略,湘军的曲笔策略是指曾国藩等湘军将领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灵活机动、以退为进的策略和战术。 - 老负虚名太史公:指晚年的司马迁背负着“太史公”这个虚名,实际上并未做出什么值得称颂的成就。太史公指的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因为著成《史记》而闻名于世
快心一叙见琴南,闽海诗豪林述庵。 老凤飞升雏凤健,龙门家事有迁谈。 注释:在快心亭的聚会中,见到了闽海诗豪林述庵。像老凤凰那样腾飞,而雏鸟也强壮有力。龙门家族的事情就像迁徙一般,不断发生变化。 赏析: 《论诗六绝句》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清代诗人陈廷敬。这组诗以“快心”二字为题,表达了对友人诗歌创作的热情赞赏和对友谊的珍视。 “快心一叙见琴南”一句,描绘了在快心亭聚会的场景。琴南是林述庵的字
存殁口号 神烈峰头墓草青,湖南赤帜正纵横。 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 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神烈峰头墓草青,湖南赤帜正纵横 - 神烈峰头:这里指的是湖南省境内的神龙峰山,山峰高耸,自古以来就有“湘西名山”之称。 - 墓草青:表明坟墓周围长满了青草,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 湖南赤帜:湖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这里的“赤帜”可能指的是湖南省的省旗,即红色的旗帜。在这里
注释: 屈子:指屈原。怀沙:指屈原沉江后,其弟子搜集他的遗物,编成《楚辞》一书,其中有“怀沙”一篇,表达了他对楚国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 贾生:指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因直言进谏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赋鵩(yī):指贾谊在《吊屈原赋》中哀悼屈原,同时表达了他对楚国的忧虑。鵩(f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象征着国家的命运。值休明:指贾谊所处的时代,汉朝国力强盛,政治清明。 忏除结习我知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