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
【注释】 杏花楼:指诗人与亚云、蜕庵的聚会地。才调:才华。咽悲笳:悲笳声呜咽而长,形容悲痛欲绝。湖海人亡泪如麻:像湖海一样的人死去了,留下的泪水就像大麻子似的密密麻麻。黄公垆:晋代酒仙刘伶爱酒,常在酒店里喝醉,后来被朋友灌醉,就跑到酒店旁边的土丘上呕吐,吐出来的酒液流成了一条小河,人们叫它“金牛”。后来,这条小河就成了酿酒的原料。这里指黄公垆边的酒。回车:掉转车子的意思。【赏析】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要熟悉张苍水的相关事迹,如抗清失败后,他继续坚持抗清斗争,不幸被捕,在狱中写下了《正气歌》,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题夏内史集 威虏军中筹帷幄,长兴幕府赋同仇。 春申哭罢吴江哭,不到新亭也泪流。 【注释】: - 威虏:指强大的敌人或势力。 - 军中:军队中。 - 帷幄:古代军中指挥作战的帐篷。 - 筹:策略、计谋。 - 长兴:地名,可能是指战略要地。 - 幕府:古代军政长官的府署。 - 赋:创作诗文。 - 吴江: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具体地点。 - 新亭:历史名胜地,常用于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因此需要结合诗中注释以及题目中的“赏析”进行回答。 题干翻译:战骨在松山夕照下显得黄,辽西的妖梦太轻狂。可怜汉贼的洪亨九,没想到人间还有夏郎。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辽西为友人饯行,作《题夏内史集》以送别。 首联写景,渲染气氛。诗人面对战场的惨状,不禁感慨万千。颔联直抒胸臆
注释:郑陈的诗歌已经变得枯寂而无趣味,樊易的作品淫乱而混乱了正声。笑谈中继承王嗣宗广武话语:现在这些小子们都已成名。 赏析:此诗批评的是当时文坛上一些不良风气和习气。首二句点出时弊所在,后两句以“一笑”作结,表明对这种不良文风的不屑。全诗语言通俗,风格直率,是一首讽谕诗
【题解】此诗作于唐末。夏,即夏元彝,字公谨。公元921年(后梁乾化二年),黄巢攻陷长安,唐僖宗出逃至四川,夏元彝随驾南奔,途中为盗贼所杀。 降旗夜竖石头城,蹈海孤臣耻帝秦。 国恨家仇忘不得,髫年十五便从军。 注释:降旗:指唐朝灭亡的旗帜。石头城:今南京西南的古称。蹈海:指跳海自杀。孤臣:指像夏元彝一样的忠臣。耻帝秦:以失败告终,有愧于建立帝位的秦朝。“耻”是痛悔的意思。髫年:儿童时期。从军:参军
注释: 莽莽中原王气黯,嘶风胡马尚南来。 伤心二百年前事,遗恨分明赋大哀。 译文: 中原广袤无垠,王气黯然失色, 悲风中,胡马仍向南奔驰而来。 怀念着那悲伤的往事,遗恨深重, 为这悲哀之事,我吟咏赋诗以抒发哀情。 赏析: 首句“莽莽中原王气黯”,描绘了一幅辽阔的中原大地景象,王气黯淡,暗喻着中原大地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但如今却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这里的“王气”指的是帝王之气象
这首诗的翻译是: 旗翻光复照神州,虎踞龙蟠拥石头。 但使江东王气在,共和民政自千秋。 注解: - 旗翻光复照神州:意思是革命党人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恢复了中华大地的光明和秩序。 - 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险要、雄壮威武的地形。 - 江东王气:指东晋时期的王氏家族,他们曾经在江东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势力。 - 共和民政:指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即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革命胜利的诗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首句“鸱枭革面化鸾皇”,意在表达一个道理,即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命运。鸱枭,一种鸟,其形象与人的面貌相似,可以比喻为人们的面孔;化鸾皇,指人通过努力变得高贵,就像鸾鸟化为凤凰一样。这句诗表达了人可以通过改变自身来改变命运的思想。 次句“禹贡尧封旧土疆”,意在强调历史上的帝王们曾经统治过这片土地
注释: 悲歌慷慨千秋血:指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激昂悲壮的情绪,如同千秋的血一样。 文采风流一世宗:指诗人的才华和风采,使他成为一代之宗。 我亦年华垂二九:指诗人已经年过半百,人生已接近尾声。 头颅如许负英雄:指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未能得到重用,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