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
【注释】 旅怀:旅途中怀念家乡。 春深:春天到了,柳树已经长出了嫩芽。 无柳不垂堤:没有柳树的堤岸就不成其为堤了。 扑簌征衫落燕泥:衣服被燕子弄脏。 一水遥飞淮海阔:一条大江在远方奔流,两岸相距很远。 千山暮合楚云低:无数的山峰在傍晚时分与楚国的云彩相接。 天涯姊弟怜多病:我想念着远在天边的姐姐和弟弟,他们都是多病的人。 客子江湖路自迷:作为游子,我在江湖中迷失了方向。 何事两牵家国恨
【注释】 三月:指初春。裌衣:单衣。袁安:东汉末年隐士,居贫不娶。带雪看:披上蓑衣观赏雪景(意指隐居生活)。 春到:春天到来。落花:飘零的花瓣。风细细:春风轻拂的样子。 藜杖:一种用藜草制成的手杖。行藏:处世行事的原则和方式。 穷探幽胜:穷尽地探寻优美的胜地。 自数行藏:自己安排行止、行为准则等。 吾道输:我的理论被否定了。陋巷:简陋的房屋。 息肩:停息,休息。 应:应该。白云端:白云之上。
诗句: 三径行吟独倚栏,一春鱼雁报平安。 译文: 独自在庭院里漫步吟诗,春天的使者鱼雁频频传书报平安。 注释: 1.“三径”: 指住宅周围小路,比喻兄弟间感情深厚。2.“行吟”: 边走边吟诗。3.“一春”: 一年之中的一个春天,这里指一年的开始或春天时节。4.“鱼雁”: 泛指书信。5.“平安”: 平安无事。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独自漫步时的感慨和对兄弟情谊的怀念
【解析】 此诗写归隐的志趣。首联点明归隐之由,“无端”指没有缘由,是诗人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颔联以“并食”和“解抽簪”两个动作,表现陶家夫妻和睦、儿女孝顺的情景。颈联用“三年似爽还山约”和“一事真成避世嫌”来表现归隐后生活的变化。尾联以天地间宇宙万物永恒不变之理作结,寄寓了诗人的感慨。 【答案】 ①“无端”:没有缘由,指诗人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②“计日”:预计时间,“清华”指朝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句的意思和重点,结合具体语境作答。注意不要遗漏任何关键词语。 “渐觉溪声杳”意思是逐渐觉得溪水声音越来越远;“无客到”意思是没有人来;“飞锡有僧归”意思是有人骑着铁锡(指和尚的锡杖)回来了。“烂柯无客到”: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放下斧头观棋,后来棋局结束,才发现斧头已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广福庵的清凉与宁静,以及老僧在此修行的闲适。诗的开头“空山宜避暑”,描绘出广福庵所处的自然环境,一个空旷、幽静的地方非常适合避暑。接下来的“尽日老僧闲”则表达了老僧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能够完全放下杂念,享受闲暇时光的生活状态。 “时与微风会,偏来修竹间”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老僧在夏日里的活动。他时常和微风在一起,有时甚至会来到修竹之间,享受那份清新与宁静
秦望 积翠浮天镜,飞丹跨海虹。 五云缥缈下,六寺有无中。 弹指违秦世,披襟忆晋公。 鹧鸪啼不尽,春事在田功。 注释: 1. 积翠浮天镜:形容山峦重叠,绿树葱茏,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在天空中,显得十分壮观。 2. 飞丹跨海虹:形容彩虹横跨大海之上,色彩斑斓,犹如神仙炼丹时所跨的彩桥。 3. 五云缥缈下:形容云雾缭绕,时隐时现,给人一种飘渺不定的感觉。 4. 六寺有无中:形容寺庙虽然众多
【注释】: 1. 避暑广福庵:在庐山,因夏秋之交,气候凉爽而得名。 2. 纷寂无二见:指心静如水,无杂念。 3. 往还不住缘:指心境宁静,不随缘起灭。 4. 偶乘秋兴发:偶遇秋风的兴起。 5. 自觉道心便:自己感觉到心性与道合。 6. 趺坐悬危磴:盘腿坐在高陡的石阶上。 7. 行歌答细泉:一边唱歌一边行走回答细小的泉水潺潺声。 8. 五花天外落:天上的花飘落下来,这里用花瓣飘落形容秋天景色。 9
【注释】 忽忽:忧思郁积的样子。太息:叹词,形容叹息声。颠毛:指头发花白。斑:花白,泛指衰老。行止:行走、停留。废兴:指国家或政权的兴盛与衰亡。争:争斗。旧颜:旧时面貌。聊尔:姑且如此。尊酒:敬酒。宵闲:晚上闲暇无事。 【赏析】 这首诗写除夕之夜的感怀。开头四句是写自己年老体弱,白发满头,在人生道路上徘徊,心中无限感慨。中间十句是说,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国家的兴衰存亡,关系到每一个人
弱柳千章锁凤楼,春风送客不胜愁。 注释:弱柳千株环绕着凤凰楼,春风中我送别友人,心中充满了忧愁。 杜门重忆十年病,束发谁先天下忧。 注释:我在杜门中回忆过去十年的病痛,那时谁有先于我忧国忧民之心? 消尽壮心吾自老,惊看歧路子何求。 注释:随着年岁增长,我失去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现在回头看向前方的路,却发现年轻人都在追求什么? 却教空谷传骊唱,落日浮云满帝州。 在那些偏僻的地方,有人在传唱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