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
【注释】: 1. 云门杂咏其一: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题目是“云门杂咏其一”,第一句点明了主题。 2. 碌碌尘寰大梦酣:碌碌,指人一生的劳碌;尘寰,指世间;大梦酣,指人生如一场梦,这里指人世浮沉,名利追逐,犹如酣睡一般。 3. 幽居胜事郡城南:幽居,指的是隐居的生活;胜事,即值得一提的好事或佳境。郡城,即古代的地方行政中心;南,指南方。 4. 秦山入望迎如辇:秦山,指秦岭的山脉;入望,指从远处眺望
诗句: 咄咄深源屡罢书,一腔心事棹歌馀。 译文: 深深的源头屡次被放弃,一腔心事随着船儿的歌谣余音未散。 注释: 1. 深源:指深远的水源头,也暗指内心的深度和广度。 2. 罢书:停止书写,指停止写作或工作。 3. 一腔心事:指的是全部的心思,全部的思绪。 4. 棹歌馀:指划船时唱歌的声音,也指歌声余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深的源头边,反复思考、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最终决定放下一切
注释: 风云一代感中兴,济济仁贤集九卿。 莫惜埋轮三辅理,空闻补衮仲山名。 臣愚自放江湖去,主圣何难槛殿旌。 为祝圜扉开诖误,怜才首自易中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担忧的一种表达。诗人感叹风云变幻的时代,仁贤聚集在朝廷之中,但皇帝却没有珍惜这些人才。他批评了那些只顾自身利益、不愿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呼吁他们应该像仲山一样,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同时
注释: 1. 一别衡门隔暮烟,归来惟见陇头阡。 - 衡门:《诗经·郑风·东门之墠》有“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之句,此处用以代指隐居的地方。 - 暮烟:傍晚的烟雾,常用来比喻人世间的喧嚣与纷扰。 - 陇头阡:指田间的小路,陇头和阡陌都指田间小路。 2. 空悬北斗推前辈,怅望东山忆旧缘。 - 北斗:北斗星,古人常以北斗七星为指引方向的天体。 - 前辈:年长的人或资深的人物。 - 东山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景、抒情结合。首句“落日依依林杪晖”中,“落日”“依依”“林杪晖”,写出了傍晚时分的景色;“老僧相见把征衣”中,“老僧”“把征衣”写出了送别的情景,也点出了送别的对象;“重来古寺传忠孝”是说诗人重游寺庙,感慨万千,借以抒发自己对忠孝节义的敬仰之情;“市虎暗随蕉鹿换”,运用典故,比喻世事多变;“青山长待白云飞”,借用典故,比喻高洁坚贞的品德;“当时化鹤人何在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泽畔行吟起宿凫,旅情嘹唳带僧孤。 - 泽畔行吟:在水边行走时吟诵诗歌以抒怀。 - 起宿凫:指在河边休息或住宿,这里的“凫”可能是对鸟类的一种称呼。 - 旅情嘹唳:形容旅途中的孤寂和凄凉之情。 - 僧孤:孤独的僧人,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他的朋友。 2. 不辞累月留方丈,那惜浮生过辘轳。 - 累月:连续几个月的时间。 - 方丈:古代寺庙中的方形房间
【注释】 云门: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境。杂咏:泛指诗中夹杂着的议论、感慨、讽刺等。 一代狂:指唐玄宗(李隆基)。当时他好神仙,求长生,曾派方士徐福到海上寻找仙山。后被方士骗去,溺死海中。 遗事:指唐玄宗寻仙之事。 伥伥:彷徨不定的样子。 松桧秧:指松柏树苗。松柏为岁寒之树,故称“松柏”。 宗门:指佛教禅宗。这里指禅宗的传承者。 堪继:能继承。 沧海:大海。这里比喻世事沧桑。 只履西归
【注释】 首阳:山名,在今陕西韩城南。郁嵯峨:郁郁葱葱。硕果摇风得几何:指周宁宇先生有高远的志向,而未能实现。群贤:指同辈之人,即作者的朋友。留晚翠:犹言留青山。二句意为我与诸友一起留下,终使两浙起颓波:指作者与周宁宇先生等人共同倡导抗金复国,使东南地区得以稳定。枫山:山名。杨尹:春秋时吴国大夫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丹阳),人称为杨尹。箕尾:星宿名。《史记·天官书》说:“箕为南岳,其星为毕
【注释】 1.云门:山名,在浙江省。杂咏:指诗的题序。 2.秦峰:即秦望山,在浙江杭州。扪碧苔:手扪绿苔。 3.云踪缥缈怅悠哉:形容云雾缭绕,渺茫无定。 4.回风:旋风。几度:多次,多次。 5.骤雨:急雨。牛背来:牛背上的雨水。 6.残照倚:夕阳斜照。 7.烟树:雾气笼罩下的树木。晓凉裁(jiǎ):晨曦中的凉意。 8.丹山穴:红色的山洞。 9.凤羽麟毛载网回:凤凰的羽毛、麒麟的毛发被网捕回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寂寞任公旧钓竿,千溪并作一溪寒。 人横小渡看鸥没,目送危矶立鹭酸。 未许风流供病叟,且传名姓带微官。 竹林幽处山家好,狼藉新蔬饷午盘。 注释: - 寂寞任公旧钓竿:指诗人回忆任公(任宗师)曾经用过的钓竿。 - 千溪并作一溪寒:形容山涧中的溪流汇成一条溪水后,显得更加冷清、寂寥。 - 人横小渡看鸥没:在渡口休息时,看到飞过的鸥鸟消失在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