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沆
注释 曾骑竹马妄追风:曾,曾几何时;骑竹马,童年游戏;妄追风,追逐着风的踪迹。 经世衰荣约略同:经世,经历世事;衰荣,衰落荣华;约略,大约;同,相同。 贱人牛口下:贱人,地位低下的人;牛口下,指牛栏。这里暗指官场。牛,比喻官场。 未离故态雁行中:故态,旧有的习气;雁行,大雁排成一行;中,中间。这里指自己还在旧习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弟弟的。诗的第一句“曾骑竹马妄追风”,回忆儿时的天真快乐
【注释】 雁侣:指大雁,常比喻夫妻或情侣。潇湘:潇、湘两山在今湖南省。这里泛指湘江。洞房:旧时指夫妇新婚的卧室。遗得:留得。花影子:即“花影”,即花的影子。西廊:西面的走廊。 【赏析】 这首诗是写春夜的幽思。诗的前两句说,教人从雁群失侣中感受到春天已去,年年暗无生机;后两句是写诗人独处空房时的孤寂之情和对往事的回忆。 首联“从教雁侣失潇湘”,意思是说教人从雁群失侣中感受到春天已去,年年暗无生机
【注释】 夜催花:即“催花夜”。 漏鼓无声清露寒,西楼残月夜漫漫。 漏鼓声停,夜深露重,残月悬于西边高楼上,夜色显得更加浓重。 飞觞莫讶花催急,世界宜横醉眼看。 不要惊讶花儿催促得太急了,应该把世界横在眼中去观赏,沉醉其中。 【赏析】 《催花》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大意是说夜深人静的时候,花儿却催得更急了。作者借花儿催发春意之喻,表达对时序变迁的敏感和感受
【注解】 1.南逸士:指隐逸者。 2.何异北山居:何,什么;南邻,邻居,这里借指隐士。北山居,指隐居在深山中的隐士。 3.黄草衣裳白草庐:黄和白,都是颜色词,形容衣服和房子的颜色是黄色、白色。衣裳,衣服。黄草,一种草,可以制衣。庐,简陋的住所。 4.闲却农桑事吟弄:闲,闲置。农桑事,农耕之事。吟弄,吟咏歌唱。 5.风月著空虚:风月,自然景物。着,附着。空虚,空虚寂寞。 【赏析】
破屋 三间破屋两间空,廊壁萧然西复东。 惨恻岂宜愁坐客,清虚聊称病眠翁。 敢将道义夸汾水,惟有诗歌抵雒中。 客到消闲无一物,竹窗明月柳桥风。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三间破屋两间空”描述了屋子的状态,只有部分空间被利用。 - “廊壁萧然西复东”描绘了走廊的墙壁空旷,东西两侧的墙壁同样空旷。 2. 情感表达: - “惨恻岂宜愁坐客”传达了一种凄凉和不适感
首先输出的诗句是: ``` 题主人壁间樊素小蛮图 ``` 译文如下: 在墙上挂着樊素和小蛮的画像,我亲自题写诗句。 注释: - "题主":作者自称。 - "人壁间":在墙上。 - "樊素"、"小蛮":古代美女的名字。 - "画此堂":在墙上画了她们的画像。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樊素和小蛮美丽形象的赞赏。他不仅欣赏她们的外貌,也欣赏她们的性格和才华。通过将她们的形象描绘在墙上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只成无喜亦无憎" - 关键词:无喜、无憎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他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或厌恶。 - 赏析: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无论外界如何变幻,他都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2. "随处看山倚瘦藤" - 关键词:看山、倚瘦藤 - 注释:这里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他不需要刻意寻找什么
新墙门 北屋连接江面远峰,水禽山鹿漫相随。 径因待月而弯曲适宜,门为藏春再设重重。 雨暗蘼芜分绿锁,天晴杨柳借云封。 攻琴乐酒年来癖,更好垂帘称懒慵。 注释: 1. 新墙门:指位于苏州的一处名胜古迹,因其建筑风格与环境优美,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游览。 2. 北屋连江面远峰:描述的是新墙门的建筑特色,北屋连接着江面,远望山峰,景色宜人。 3. 水禽山鹿谩相从:水禽和山鹿在这里随意地相互陪伴
注释: 东邻:指邻家。雨湿火难吹:意思是说因为连天大雨,燃烧的东西很难点燃。斗米田家尚可为:意思是说即使是一斗米,田里的农夫也能勉强维持生计。晚稻未舂潮水白:意思是说由于稻子还没有舂,所以水面上泛着白色的泡沫。早红先送救公饥:意思是说那些已经成熟的红色果实,是给那些需要救济的人送去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大雨连绵,田间一片泥泞,农夫们冒着风雨在田间劳作
【注释】 1、书寄:指书信往来。 2、休未休:犹言“休且”,意谓“还”或“又”。 3、虚舟:比喻飘荡无依的行旅,这里指漂泊不定的生活。 4、稼穑:泛指农作物,这里指农业劳动。 5、北牖:北方窗户,借指家乡、故乡。 6、风雨事西畴:指在田间劳作。 7、余生只不填沟壑(hu ko):指自己一生无所求。 8、分毫无所求:指对任何事物都不过分追求。 【赏析】 这是一首自抒胸臆之作